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1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诗词运用的最大特点是量体裁衣,茅盾先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按头制帽”。“按头制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通过他人诗词的描写和评论,展示人物性格身份。如第三回“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西江月》二首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对他极尽贬低,这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立场,按照封建的正统思想来评价的,但作者实则是褒扬他,是寓褒于贬,因为这反面的评价恰好刻画了贾宝玉作为封建叛逆者的形象。从“生得好皮囊”“富贵不知乐业”“寄言纨绔与膏粱”等词句中又可知贾宝玉的豪门望族身份。
  二是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暗示人物结局。这点最明显的是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和十四首“红楼梦曲”。这些判词和曲子暗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结局,是《红楼梦》后面情节发展的总纲。王国维更是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指出:《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也。其余十二首曲子则通过对“金陵十二钗”量身定做的具体描写,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各自的不同命运和结局。譬如《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是写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薛宝钗只是徒有“金玉良缘”的虚名,实则是误了终身,寂寞一生。
  三是通过诗句展示自身个性、修养和身份。《葬花吟》是曹雪芹着力为林黛玉量身定做的重要作品,是《红楼梦》诗词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之一,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它通过林黛玉的细腻心理展示,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悲剧性格和寄人篱下的自卑而又自傲的病态心理,读来朗朗上口而又催人泪下。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点,木心先生有个很恰当的比喻:“《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这告诉我们,欣赏《红楼梦》的诗词必须以小说故事为背景。《红楼梦》的诗词从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文化生活,它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诗词的巧妙运用就是明证。
  (摘编自高波《〈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征及作用》)
  材料二: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曹雪芹所写的诗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一类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所写的。第一类数量比较少,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江月》二词不仅刻画了贾宝玉“乖张”“愚顽”“不肖”的封建贵族形象,而且寄寓了曹雪芹的情感态度。
  B.《红楼梦》以量身定做的谶语暗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结局,充分体现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学价值。
  C.《红楼梦》中以作者身份所写的诗词,直接表明了封建阶级的腐朽衰败和封建制度即将走向崩溃的现实。
  D.《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分别使用了同音倒置、暗喻的方法,委婉含蓄,体现了中国文字多义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的诗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
  B.曹雪芹遵循“按迹循踪、实录其事”的方法创作《红楼梦》,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消愁破闷。
  C.《红楼梦》诗词广采博取,吸收运用谜语等民间文化的趣味性,因而比《牡丹亭》更具有世俗性。
  D.《红楼梦》以爱情的吟唱、少女的咏叹营构独特的诗词境界,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第四回门子口中的“护官符”表现了作者力图把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府)作为《红楼梦》的中心内容来描写的创作思想。
  B.《好了歌解》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是对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艺术写照。
  C.宝钗对海棠花的描写,正是这位品格端方、淡雅素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社会淑女处世哲学的极好写照。
  D.金陵十二钗题词和红楼梦十二曲,不仅暗示了人物和封建阶级的最终命运,还框架了《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4.三则材料既着眼于共同话题,又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在“香菱学诗”一节中,香菱创作了三首诗,其中第三首为黛玉称赞。这首诗体现了《红楼梦》诗词运用“按头制帽”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咏月诗(其三)
  香 菱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遗 产
  聂鑫森
  ①衡公度是个字画装裱匠,自家就是作坊,手艺精,生意不错。巷里人要装裱字画,他只收一点材料费。大家都夸赞衡公度饶有古风。
  ②衡公度辞世前,给儿子衡正和女儿衡均各留下一份遗产,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