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10字。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题卷共23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中,“物”与“情”总是相伴而行,大师们常“借物抒情”“以物载情”。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悟文学魅力,增加文化底蕴,初三年级语文组准备开展一次“以物载情”的学习活动,以下准备工作,需要你的帮助。
【素材搜集】
1. 小语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搜集并摘录“以物载情”的素材,以下是一些摘自她记录本中的词语,其中字形和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名词 ①屏(píng)障 ②帐蓬 ③气概(gài)
动词 ④酝酿(niàng) ⑤附和(hè) ⑥吟(yíng)唱
形容词 ⑦殷(yīn)红 ⑧妥贴(tiē) ⑨称(chèn)职
成语 ⑩姗姗来迟 ??以身作责 ??锋芒毕露(lòu)
A. ②⑤⑧?? B. ①⑥⑨?? C. ①④⑦?? D. ③④⑨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②帐蓬——帐篷;
⑥吟(yíng)唱——yín;
⑦殷(yīn)红——yān;
⑧妥贴——妥帖;
??以身作责——以身作则;
??锋芒毕露(lòu)——lù;
字形和读音准确无误的有①③④⑤⑨⑩;
故选D。
【追本溯源】
2. “以物载情”是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擅用手法,以下是小语总结的唐宋两代中“以物载情”的典型作品,请你帮她整理这段文字,指出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遗留下来的文物真迹莽莽榛榛,其中有一幅唐代的《五牛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作品风格古朴,美不胜收。作者韩滉画五牛以喻自己兄弟五人,以牛的品性来表达甘愿为君为国鞠躬尽瘁的情感。北宋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又调知扬州,命运的波折没有让他产生期期艾艾之感,反作《鹭鸶》一首以咏心怀,诗中云:“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诗中对鹭鸶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堪称宋代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A. 莽莽榛榛 B. 美不胜收 C. 鞠躬尽瘁 D. 期期艾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使用对象错误;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此处形容画作风格,使用不当;
C.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此处形容韩滉愿为国家贡献出全部精力的愿望,使用正确;
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不符语境,使用不当;
故选C。
【活动开场】
3. 在完成资料搜集和初步策划后,活动主持人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说了一段开场白,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各位同学好!①由于天气的原因,本次“以物载情”综合性学习活动延期至今,实感抱歉。语文组计划开展以下具体活动:“遗风朴道”手抄报展、“古风雅集”书法展、 “清风一度”原创诗歌朗诵视频展。每个活动都要紧扣“以物载情”的主题,②我们不仅可以将“物”与“情”结合在手抄报这样的载体中,而且可以在各种具体的活动中探寻“物”对“情”的依托作用。③希望大家在本次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积极踊跃报名、增加文化底蕴。④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校园被古风萦绕,积淀变得更加深厚。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
①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③语序不当,可把“弘扬传统文化、积极踊跃报名、增加文化底蕴”改为“积极踊跃报名、增加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
④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者“让”;
故选B。
【甄选作品】
4. 在“清风一度”原创诗歌朗诵视频的收集过程中,语文组收到了一首《再别校园》的投稿作品,“栋栋楼房,整齐划一;红白相间,交相辉映”一句是从他的作品中抽取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在哪一处最恰当? ( )
【甲】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校园是这逆旅中最重要的一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