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240字。

  2022-2023学年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红军战士为了保存革命“火种”,翻峭壁、挨冻饿,在狭窄的山路上hān______然入梦;“两弹元勋”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   );闻一多在几千年中华文化史中寻找良方,锲(   )而不舍、英勇无畏;鲁迅先生关爱进步青年,深xiāo_______灯火、目光炯炯……
  对英雄的尊重,体现了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憧憬英雄,学习楷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鞠躬尽瘁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hān然入梦________  深xiāo灯火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    ① cuì    ② qiè    ③ 酣    ④ 宵
  (2)一面对两面,应将“对英雄的尊重”改为“对英雄尊重与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及注音。
  鞠躬尽瘁:拼音是 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锲而不舍:拼音是qiè ér bù shě,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酣然入梦:拼音是hān rán rù mèng ,解释是甜美,没有烦恼而愉快地入睡。
  深宵灯火:拼音是shēn xiāo dēng huǒ,深夜的灯火。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画线句子“尊重”是一面,“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是两面,这里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错误,可将“对英雄的尊重”改为“对英雄尊重与否”。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 前几天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慨。
  C. 钟南山院士配得上人们对他至高的赞美和信任,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D. 偏理论的知识更重视知识的逻辑演进和基础积累,因此需要兀兀穷年式的潜心钻研。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使用正确;
  B.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这里不能用来形容杂草,对象用错;
  C.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使用正确;
  D.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使用正确;
  故选B。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介词往往不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起来组成短语。如:“往那边(走)”的“往”字。
  C. 《黄河颂》的作者是光未然,经沈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赞扬了花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司马光是北宋人,并非“南宋”。
  故选A。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天,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这一代年轻的文化人被赋予了新的担当与使命。
  ②每个时代的青年文化工作者都肩负着不同的文化使命。
  ③他们承上启下,要传承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成就和经验,吸取过去一些工作中的教训,进行自我开拓和创新。
  ④同时对更年轻的“00后”们有着启示性的价值和意义。
  ⑤青年文化工作者书写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下,也启示着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
  ⑥更重要的是,在当下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党和人民都期许着青年文化工作者拿出反映这个时代、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文化意成果。
  A. ①②④③⑥⑤ B. ②①③⑥⑤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