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80字。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是思想的集结号。
读诗,我们读懂了“景语”。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①____”驰目于洞庭湖的汹涌澎湃;读《小石潭记》“青树翠蔓,②_____,③_____”沉醉于大自然的幽静美丽;读《桃花源记》“阡陌交通,④______”感慨于世外桃源的安宁祥和。
读诗,我们读懂了“情语”。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_____,⑥_____”感受到作者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读《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⑦_____,⑧_____”读出了恋人未赴约的惆怅与幽怨;读《关雎》“⑨______,⑩_____”我们看到了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著与深情。
2.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时光静静地( ),春天的wéi① 幕已经拉开。阳春三月,这里处处是浓浓的春意:春风轻柔拂面,万物复苏滋长;绚烂的樱花,重重叠叠,开满了枝头;乡间的田野,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无论是爱心公园、洞江湖公园,还是南山步道,到处都是( )、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 )。早春的味道装饰着méng② 动的大地,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发出yāo③ 请。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流动 碧草连天 现象 B. 流动 衰草连天 景象
C. 流淌 碧草连天 景象 D. 流淌 衰草连天 现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
B. 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C. 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
D. 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名著阅读。(6分)
3. 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观并完成下表。
经典 “谈”经典
①《______》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_____》 这是一部划时代 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______》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分辨“义”“利”甚严。
4. 班级组织了辩论会,反方指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作为正方,有理有据地反驳。
二、阅读。(65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蒹葭》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
B.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虚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主人公因此上下追寻。
C. 诗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变化。
D.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6.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二)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魏学洢《虞初新志??核舟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