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10字。

  2023年福建省中考冲刺仿真卷语文试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学校正在开展“诵读传统文化 重塑精神家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博古知今,感受多样人生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吟咏古代诗文,总能让人流连忘返。《观沧海》中“①       ,②               ”,我们可知作者登临的位置;《春望》中“国破山河在,③               。”能感受到山河破碎的景象;《行路难》中“④                     ,⑤           ”,让人不禁感慨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⑥ ”,能感受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孔子在河边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发出“⑦     ,⑧      ”的感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⑨       ,⑩       ”以塞忠谏之路也”。
  【活动二】文化寻根,重塑精神家园
  2.下面是小丽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9分)
  春节文化在世界①(jìng)相②(zhàn)放,为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生活烟火与文化(    )。喝一碗腊八粥,体验“过了腊八就是年”;穿一身红衣,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逛一场庙会,感受中国春节热闹的氛围。通过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为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风景;在“身临其境”中领 ③( lüè)中国文化,也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世界对中国充满兴趣、对中华文化更加认同,这其中既有文明交往的需求,可能也不乏经济的联系、市场(    ),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     )。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处   ②处 ③处
  (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意趣 驱赶 提拔    B.兴趣  驱赶 提升
  C.意趣 驱动 提升    D.兴趣 驱动 提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为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光景。
  B.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为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风景。
  C.通过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光景。
  D.通过不断“走出去”的春节文化,世界节日文化带去独特的风景。
  【活动三】经典引路,传承中华文化
  3.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6分)
  名著 内容梗概 阅读记录
  《水浒传》 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请写出武松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情节:
  ①                
  ②                
  《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但却遭到罗刹女拒绝。 罗刹女拒绝孙悟空的原因是:③              
  《朝花夕拾》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长妈妈)。 写出我不大佩服长妈妈的两件事: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7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三年”暗含刘长卿被贬谪的时间之久,“楚客”是指他的客居身份。
  B.首联中的“悲”有“悲凉、悲怆、悲悯”之意,奠定了全诗低沉感伤的基调。
  C.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渲染出古宅一片萧条冷落黯然的景象。
  D.尾联中的“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已。
  5.“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