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6420字。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时限: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本小题共5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持在我手中的,是一本厚重且外观色彩单调的书。居于上部的英文书名“Hyperspace”辅以平行宇宙与炫洞的概念图片,加之其四百页厚的体量,使得本书乍一看仿佛国外艰深晦涩的物理著作一般。厚重的青蓝色条带横贯书籍,顿时把我和那封面上的“平行宇宙空间”隔绝开来。这便是我拿起《超越时空》的第一感觉。
翻阅未几,我竟发现小时曾读过的段落:浅浅水池中的鲤鱼在常识的宇宙中生活,“科学家”杜撰着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名词,解释着宇宙公理。忽有一日,“科学家”到了水池之外,惊诧不已,而返回后叙述经历,却遭到了群鱼的怀疑和鄙视。不知他人是否也有与我相同的感觉——在一本书中发现自己曾无意阅读过的字句段落,恰如老友重逢。从此亦知,本书一些生动通俗的段落或许早已飘落到我们童年的云彩里去了。浅浅的水池,一群曳尾的鲤鱼,倾盆大雨中浮动不定的睡莲,驻扎在我们记忆的一角,告诉我们所见所知或许不是恒常。
《超越时空》作为一本经典的科学读物,其影响和内容都是超越时空的。超越时空,是加来道雄对引入高维理论进而促进未来文明发展的展望:“当未来的科学史学家书写这段漫长历史的最后一篇时,他们很可能会记录着:决定性的突破是三维或四维常识性理论的失败以及超空间理论的胜利。”
我们的经验常常是不准确且具有局限性的。然而一般常识往往来自于经验,更加根深蒂固。随着人类文明以指数递率向前发展,常识不断被追问甚至被推翻。加来道雄第一句便是:“科学革命是向常识挑战。”往日之识与经验之思既不可依,便尽拿实验结论和现代仪器测出的数据为靠。可见可测方才存在,反之则是心智不可达之处,便无可奈何了。我们的科学正被潮水般的实验所绑架,在铺天盖地的数据中迷失。
宇宙是精巧的,多一分、少一分都会打破平衡,使之褪去生命之美。生命机体亦是精巧的,小到细菌摇摆的鞭毛之下,大到多细胞生物生命的整体——甚至有些生命体中精巧的部件,都是现代科技无法复刻的。反观工业文明的种种产物,纠缠且纷繁的电路,参差而剃耳的齿轮,易朽而复杂的管道……在刘慈欣、特德•姜等人的科幻作品中,高等外星文明的飞船都是完整的几何体,在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人工的痕迹,犹如宇宙遗忘在茫茫之中的几何原体。《超越时空》中介绍的“超立方体”也有同样不可思议的性质。当我们可以实现“简”的工业设计时,大抵已抛却了冗杂的器件,对自然的理解升华到单纯的美与和谐,而非“效”与“利”。
加来道雄不断强调,自然规律在高维空间表达时会更加简洁而优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纷繁复杂,物质的本原困扰了人们两千余年;众多粒子在GERM的原子对撞机中现身——这世上纷繁复杂的一切都将在高维空间溯源。根据超弦理论,这一切的物质不过都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天地宇宙间回荡着它的交响乐。书中对此有个精彩的比喻:“想想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它皮毛光滑而又美丽,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漫游,在它的天然栖息地,它的奔跑速度,奔跑动作的优美,简直无与伦比,而现在它被捕获,并且拖进动物。看看在笼子里的猎豹吧,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优雅和美丽,神情绝望、而不是原来那种精力充沛的猎豹。猎豹可以与物理规律相提并论,我们只能测量那些被拆散、且放在笼子里展出的物理规律,我们只能看到已经被剥夺了优雅和美丽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认识物理学家眼中的高维空间:他们认为在大爆炸出现时,宇宙有十维,其中四个化为我们现在的三维和时间这个维度,另外六个纬度卷缩在一起了。他们卷缩得是如此之小,比普朗克常量还小,以至于无法被检测到。模拟宇宙大爆炸,这在现有的技术能力下是不可能的。那这个卷缩的纬度如何理解呢?设想你在一张A4纸上沿长的方向爬动,突然之间宽的这边卷缩起来,非常之小,以至于你只能沿着你观察到的直线在行动,这样一个二维空间就卷缩成了一个一维空间。高维理论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理论,回顾历史,当机械能被物理学家解释并利用后,迅速开始了工业革命;电磁能原理被物理学家公布后得到迅猛发展,当今世界一半的产能都来自于电磁能;原子能在被物理学家研究透后,被以更快的速度运用到原子弹和氢弹上,改变了世界的进程。如果维度的原理被破译后,那释放的能量简直不敢想象,能更加迅猛地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人类的活动范围推广到星际之间。当我们面对外敌和宇宙最终的毁灭时,比如《三体》中提到的,能够用高维的时空来进行自卫和躲避这终极的毁灭。
而抛开科学而言,引入高维空间理论也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幻中的平面国度、第四维幽灵,艺术中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与透视,哲学的新分支通神学,此般种种都来自第四维的影响。
(摘编自“豆瓣书评”——加来道雄《超越时空》)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指的是生活在水池之外,能够理解池塘之外还有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鲤鱼。
B. “科学革命是向常识挑战”中的“常识”,是指已有的实验结论和现代仪器测出的数据。
C. 超立方体的“不可思议的性质”,指它简洁、完整、和谐、对称、自然的非人工的优美。
D. “高维空间”理论是超越人类实验能力但是能用想象力和逻辑力推出答案的物理学理论。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超越时空》这本书的整体外观显示出书中所介绍的内容距离读者非常遥远,容易令人望而却步。
B. 作者在书中看到小时候曾读过的段落,欣喜地发现《超越时空》原来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C. 加来道雄从高维理论源头望向未来文明,他对引入高维理论进而促进未来文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D. 关于我们未来的工业设计会走向何方,作者认为刘慈欣等人的科幻作品中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宙是精巧的,我们不仅是我们自己,而是庞大而和谐的系统中的一份,我们的变化可能影响整个宇宙的平衡。
B. 世界上的物质纷繁复杂,但是根据超弦理论,在高维空间中一切的物质都被看成相同,都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 如果能将人类的活动范围推广到星际之间,开发新资源,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利用高维时空进行自卫和避免毁灭。
D. 一旦维度的原理被破译,我们能相信意识的变化发展绝不会停留于某一领域之中,其影响将会涉及到各个领域。
4.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精彩的比喻,其中“笼子”和“天然栖息地”分别比喻什么?加来道雄使用这个比喻的目的是什么?
5. 加来道雄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体现出哪些科学思维方式?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生活在水池之外”错误,依据“浅浅水池中的鲤鱼在常识的宇宙中生活,……‘科学家’到了水池之外,惊诧不已,而返回后叙述经历,却遭到了群鱼的怀疑和鄙视。”鲤鱼“科学家”不是生活在水池之外。
B.“是指已有的实验结论和现代仪器测出的数据”错误,依据“然而一般常识往往来自于经验,更加根深蒂固”可知“常识”往往来自于经验。
C.“非人工的优美”错误,依据“在刘慈欣、特德•姜等人的科幻作品中,高等外星文明的飞船都是完整的几何体,在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人工的痕迹,犹如宇宙遗忘在茫茫之中的几何原体”可知“超立方体”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酒馆
阿成
雪日里的林业小镇,深深地陷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冰冻的山水河、南来北往的火车、白雪覆盖着的公路,都在这条峡谷底下逶迤穿过。
下了火车,立刻就想找家小酒馆,呷点热酒,颠几个炒菜,以慰饥肠辘辘的肚子。抬头望见一家的牌匾——“东北大勺”,吊出的短额竖匾,书“杀猪菜”三个血字。觉得霸气里透着温馨之美,便推门进去。
进门头一宗,老板娘拿着笤帚给我扫身上的雪,上上下下,一顿抽打,疼得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