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6920字。

  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训练语文试题一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民族歌剧与舞剧的创作理念不断丰富,创新方向日益多元,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几年平均每年演出超过300场,《白毛女》江姐》等复排剧目反响热烈,同时每年推出5部以上新创剧目,一些原创作品的精彩段落网络点击量上亿……这家国家级艺术院团坚持传承创新经典民族歌剧,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彰显中国风格,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生动呈现中国人置身和创造的历史和现实,真诚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是民族歌剧与舞剧的立身之本。梳理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品力作,不难发现传承革命文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条清晰的创作脉络。
  民族歌剧与舞剧甫一诞生,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发展繁荣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紧密相连。一部部红色经典,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又在创新中获得提升。“当年创作时多希望在一些特定情绪中加入一段三弦,能有20把二胡的声音,能有一段很强烈的琵琶轮指齐奏!”民族歌剧《江姐》作曲、93岁姜春阳的心愿,在2021年复排版《江姐》中实现了。如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所言,重排是向经典、向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致敬,也是以符合当代的创新表达激活年轻一代血脉中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让红色经典永葆青春。
  奋斗的时代、火热的生活,给红色题材戏剧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创作者更加注重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维度上,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交流互动、表情达意的方式,使作品真正发挥艺术媒介的功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民族歌剧舞剧的创作不仅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从推动歌剧舞剧的民族化、本土化,到探索其现代化、当代性的审美风格,无论表现方式怎样迭代、美学逻辑如何变迁,自成一体的文化理念、古今相通的中国精神历久弥新,根脉不移。以艺术作品形塑历史人物,外在传递的是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内在涵养的是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如何让传统经典更好地植入生活?“优秀的舞台作品要‘曲高’也要‘和众’,作品要引领大众审美,也要让大众喜爱和理解。艺术家绝不能以自己的评判来代替观众口碑”陶诚认为,民族歌剧舞剧要用在实践中创造的艺术手段去表现生活,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提升感染力。
  从复排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使用的环形LED屏幕全新舞台到舞剧《赵氏孤儿》字体构成的空间舞美叙事,再到舞剧《昭君出塞》旅程的符号化……这些民族歌舞剧精品通过创新舞台语汇,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当代视听构建,在综合形态上进行当代审美的转化,进一步打开创作视野与跨界维度。
  从复排到新创,坚定不移的精品意识、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以观众为本的创作导向,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实践的有益经验。中国民族歌剧舞剧艺术的发展,有赖于一代代艺术工作者薪火相传、接续创造。
  (摘编自王瑨《弘扬民族文化  彰显中国风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江姐》小二黑结婚》等复排剧目为例,探寻中国歌剧舞剧院“爆款”的创作密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B.坚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歌剧舞剧院有了深厚的创作积淀,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C.中国民族歌剧与舞剧的创作理念不断丰富,创新方向日益多元,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创作视野与跨界维度。
  D.中国歌剧舞剧院坚持传承创新经典民族歌剧,用文艺精品凝聚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展现了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概述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复排、新创剧目的情况,论证了“民族歌剧与舞剧的创作理念不断丰富、创新方向日益多元”的论点。
  B.文章在分析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品力作的创作脉络时,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使行文脉络清晰,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民族歌舞剧创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来引领大众审美。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说明重排经典获得成功,得益于创作者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的努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必须坚持民族性,真诚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体验,观照现实生活。
  B.作者认为,民族歌剧舞剧要提升感染力,应该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
  C.重排红色经典,融入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表达,有助于激活年轻一代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D.从复排到新创,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有赖于一代代艺术工作者的薪火相传、守正创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早在2000年前,秦始皇就派徐福到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谓“长生不老药”,实际上就是抗衰老药,因为只有抗衰老,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长生不老”这四个字说明一个道理:只有“不老”(不衰老),才有可能“长生”(长寿)。为什么只有不老才能长生呢?这是因为:由于衰老,成人各器官的功能每年约减低0.5%~1.0%;60岁左右,各器官功能就要降低30%~60%。因此,在85岁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