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70字。
2023年宁波市北仑区初中毕业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 )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 )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二、句子默写
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妻子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谭嗣同在《潼关》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潼关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3.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致敬英烈,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四副对联,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隔断旧乾坤
B.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C.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D.对联四: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境乐天真
四、课外阅读
其年九月,曹公①入荆州,吴将士闻之皆恐。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②劝追召瑜还,助画方略③。权④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⑤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权曰:“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亮备言利害,权大悦,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命盖取艨艟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⑥,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⑦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注】①曹公:指曹操。②肃:指鲁肃。③方略:策略,方法。④权:指孙权。⑤藁:多年生草本植物。⑥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⑦豫备:同“预备”。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权延见群下 延:
(2)此天以君授孤也 授:
5.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
B.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
C.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
D.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亮备言利害
7.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吴、蜀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经过。(限60字以内)
8.罗贯中在史书基础上,创作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许多精彩情节是虚构的。请对比上文《三国志》中的记载,简述《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