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950字。

  15.1《谏太宗十思疏》检测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诤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科二: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君臣相遇 惟:也许 B.承天景命 景:大
  C.将有作 作:作为 D.代下司职 司职:司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B.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C.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D.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3.下列对有关词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B.豫游:出游,游乐。豫,欢喜,快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C.贞观,唐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旧制一帝一号。
  D.谏议大夫,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专掌议论。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5.魏征在劝谏李世民的过程中,希望李世民能戒除自己人性中的哪些弱点,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