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0830字。

  语文试题
  2023.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讨论文化问题,固然可以列举文化的各个部门:科学、文学、艺术、政治、宗教、伦理……请注意,数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讨论数学对其他文化部门的影响。但是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宁可去思索一下人类的精神生活以及数学对它的影响。我愿这样来看待文化问题。
  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爱因斯坦说的“得到解放”,其实正是这个意思。从历史上看,数学促进人类思想解放大约有两个阶段。
  从数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直到以牛顿为最高峰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为第一阶段。在远古的一些民族中,数学对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影响还只表现在卜卦、占星上,成为“神”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一直到了希腊文化的出现,开始有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数学科学,其突出的成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它的意义是: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的影响与推动下,第一次提出了认识宇宙的数学设计图的使命,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理性思维应该遵循的典范。由于当时世界各地域比较隔绝,这个数学文化影响所及大抵还只是地中海沿岸。到了牛顿时代,受数学文化影响,当时的科学技术革命达到了顶峰,而上帝的地位也下降到了低谷。当时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出现(十七世纪)为其最高峰,在这个时期确实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由希腊起源的这个文化,从地域上说已成了全世界的文化。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世界,而资本主义的文化也日益成了全世界的文化。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也就不再只是希腊的数学,而成为全人类的数学文化。其他民族尽管在数学上有过灿烂的成就,现在其影响和作用比这个新的、全人类的数学,也就瞠乎身后,不能相比了。有一些民族的成就被吸收到这个新的全人类的数学中,甚至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是如此;有一些就成了历史的陈迹了。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在历史的丰碑面前凭吊怀古,而是奋起直追。明末清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这一点。徐光启开始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康熙皇帝亲自主编过堪称中国的《几何原本》的《数理精蕴》,都表明中国人正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学习直接由希腊数学发源的新的全人类的数学。
  总之,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人类逐渐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从中国来看,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中国出现,中国人也要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及其文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更要求反抗帝国义的侵略,这样,自然也要求新的文化。17世纪以后,现代的数学传入了中国,开始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抗衡,成为中国人求解放求富强的思想武器,正是这个历史潮流的反映。
  第二阶段由18世纪末算起。到了那时,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是有一点很明显,数学的重要性已经不如前一个阶段。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细胞的发现,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最突出的几件大事。这样,数学自然从人们的视野中后退。数学家倒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他们仍然继续在为人类作出重大的贡献,而其意义甚至是他们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数学家这个时期的工作,一方面是继续扩展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向深处进军。这里最突出的事例一是非欧几何的发现(十九世纪),二是关于无限的研究。前者根本改变了我们对空间的本性的认识,后者是由微积分的基础研究开始的,也说明希腊时代的芝诺悖论(   《庄子   •天下》中讲的惠施十辩中的“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和芝诺悖论几乎是完全一样。可惜的是,这些思想一直停留在抽象的思辨上而没有具体展开。这当然与数学没有在中国很好发展有关)所揭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何等深刻。特别是非欧几何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一次大革命,数学的这一进步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的世界观,为相对论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现在是否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暂时不必去回答。但是十分明显的是,数学的发展确实能给人类的生活开辟新天地。这不但是指文化思想上,而且也是指物质上。人们都说21 世纪将是计算机的世纪,其特征是计算机能够或多或少地模仿或复制人的思维。正是因为数学发展到今天的高度,这才可能成为现实。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数学在文化中的这一地位是不可移易的,而只能是日益加强。有人认为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似乎没有必要去争这个“中心”或“核心”的地位,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并把其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摘编自齐民友《数学与文化》)
  材料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数学看作文化的一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B.数学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提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这是全文的论述重心。
  C.欧几里得几何学第一次为人的理性思维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典范,它的普及是数学科学产生的重要标志。
  D.新时期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等使得高校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资本主义文化普及全球,中国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影响而被动地开始了数学研究。
  B.第二阶段中数学科学在人们的视野中有所淡化,对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作用相较于第一阶段有所减弱。
  C.材料一在论述芝诺悖论时,有意补充了《庄子》的惠施十辩,目的是说明中国也曾在数学上产生了先进思想。
  D.两则材料都谈及数学的重要性,但论述角度不同:前者着眼于世界数学发展,后者着眼于国家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视。
  4.材料一立论高远,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大力发展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38年的西瓜
  青霉素
  爹把西瓜放到桌上,那块西瓜皮被他啃得看不到一丝红瓤。他顺手拿起桌边的烟袋,全然不顾姐姐不满的眼神,爹有喘病,姐姐不喜欢他吸烟,但他总不听。烟能祛痰,他说着就装烟叶点着火,之后深吸一口,烟雾在肚子里转了一圈才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