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10字。

  2023年汕头市潮阳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故曰:□□□□□。《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
  (2) □□□□□□□?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3)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 □□□□,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的“□□□□□□□,□□□□”,化用陶渊明的
  “□□□□□”(《饮酒??其五》)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表达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又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女词人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 春天里,海门镇坑尾村50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在微风吹拂下轻轻yáo yè(     ),绚丽多姿。
  (2) 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 chí(    )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3)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
  (4)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以精雕细琢、diāo liáng huà dòng(      )、色彩斑斓著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歌曲《你好,陌生人》盘点了2022年以来平凡人的暖心故事,我们要感恩浩瀚人海中善良的陌生人。
  B. 鲜艳的大红灯笼、吉祥的兔年福字……久违的烟火气重新回归,到处洋溢着浓厚的春节气息。
  C. 阳春三月,海门莲花峰公园山清水秀、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D. 今年广交会上,“汕头制造”吸引海内外客商的目光,我市参展的展位前,中外客商络绎不绝。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语盘点”旨在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为目的,鼓励全民用语言记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描述”改为“刻画”)
  B.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体现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德”后加上“修养”)
  C. 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开展了“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读书活动。 (把“改善”改为“提高”)
  D.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当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约23%左右。(删去“左右”)
  5.班级拟出一期“魅力英歌舞”的黑板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小伟找到了下面一段关于介绍“潮汕英歌舞”的材料,请你帮他筛选、压缩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给“潮汕英歌舞”下定义。(不超过50字)(3分)
  潮汕英歌舞在潮汕流传了四百年之久。这种广场舞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阳刚而恢宏,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现在成了中国劳动人民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潮汕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108个人,而且是以20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为主。每逢佳节、喜庆日子,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观者的欢呼喝彩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潮汕英歌舞是                                               的传统民俗舞蹈。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2分)
  激越    槌声    磅礴    撼乾坤    气势   惊日月  
  (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事件相符。(2分)
  两次劫法场
  事件 名著内容
  救宋江 ①
  救卢俊义 ②
  A. 初更左右,王矮虎、一丈青、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三对儿村里夫妻,乔乔画画,装扮做乡村人,挨入在人丛里,便入东门去了。
  B. 楼上石秀只就那一声和里,掣着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蔡福、蔡庆撇了卢员外,扯了绳索先走。石秀从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
  C. 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