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76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走山
  沈念
  台风夜里过境,没有爬上西边大岭就走了,“尾巴”象征性地拂了一下石喊坪。
  一大早,村支书黄旺生站在村卫生室门前骂人:“连块牌子也看不住,碰到哪天检查组下来,你们这些不拢边,到时我来挨批评。”村民们探看,原是村卫生室的蓝色招牌找不见了。没到腊冬烤野火,没有人会偷块木牌子,只该是风吹掉的。黄旺生的坏脾气也像台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世故的村民懂得,与权力作斗争没有好果子吃。只有村主任蒋保成不怕,两人经常对着干仗,红脸出汗是常事。
  扶贫队长昌向明走过来,无人注意,直到他穿过卫生室左侧的那块空地,走到半口塘边上,在草丛里用脚扒拉了几下,俯身捡起那块夜里被雨打湿的木牌子,他把木牌搬到卫生室门口。蒋保成一溜小跑,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大铁钉和铁锤。
  过去村里也来过蹲点的扶贫干部,大多每年象征性地来几回,这次村民发现新来的扶贫队长“不对劲”,看起来深藏不露,也有点不怒自威。他刚到石喊坪就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三天,到所有贫困户家串了回门,也把村里的道路地形勘探一圈。第四天,他手绘出了一张包括全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路线图,标出哪些路段需要硬化,距离有多长,哪家哪户的屋宅是危房,山塘沟坡的地点方位,标识堪称精准,像是在这里住了多少年的原住民。黄旺生鼻孔里哼哧了一声,心想,这也是位花架子高手。
  后来,昌向明亲自垦荒、种菜、开火、下厨,黑了十几年的老村部三更半夜都是亮堂堂的,有村民来跟他聊完天,他还要钻进房里加班工作。黄旺生悄悄瞅过几回,摇摇头就走了,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干部,他想看他到底要搞出什么名堂。没过多久,一份详细的扶贫工作规划出来了,漂亮的手写稿,特别是要实施的那些村级建设项目,量化到了路有几条、水渠有多长,村民的贫困状况也分了个甲乙丙丁。黄旺生晓得上面派来了个厉害角色,
  还不知揣了些什么别的本事。这次台风来了,西边大岭的几个老病坡没有走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山体滑坡,多亏是昌向明找来资金提前做了护坡和岩锚。虽说眼见为实,心中仍有不服,想到自己毕竟是当了二十年的村支书,是石喊坪真正的一村之长,人家不过是铁营盘上的流水官。
  蒋保成个子矮,但不服矮,踮起脚挂木牌,好不容易把左右两边的挂口固定好,砰砰几下把钉子钉进去,左右摇了摇,木牌纹丝不动。他眼球上都是红血丝,昨晚在山坳守了大半夜,就怕走山滑坡伤了过路车辆和村民。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立足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木牌事件暴露了村支书与村主任矛盾的根源,为下文化解矛盾埋下伏笔。
  B.选文对蒋保成着墨不多,但从钉木牌、守夜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尽职尽责肯干事,具备成为党员的条件。
  C.选文结尾处意蕴丰富,“雨停了”"出发吧!"一语双关,既是写实,又暗示了村里的工作前景向好。
  D.小说语言通俗,多用俚语,"铁营盘上的流水官""只讨得媳妇嫁不得女"等符合乡村题材语言特点。
  7.关于文中昌向明和黄旺生对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昌向明提起石喊坪选点旧事,通过肯定黄旺生的能力拉近彼此距离,为下文谈话做铺垫。
  B."话里有话"暗示黄旺生不注意团结群众,以致在蒋保成入党问题上好心办了坏事。
  C.昌向明“不易察觉的笑意”,既是欣慰于做通工作,更欣慰于黄旺生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D.人物对话多用短句,节奏紧凑,给人以短兵相接之感,体现二人的坦诚相待、直言快语。
  8.小说以"走山"为题有何好处?(6分)
  9.小说多视角塑造扶贫队长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他靠在铺盖卷上,眼睛茫然的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张大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