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50字。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没有读音错误、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
A.城阕 深闺(guī) 春宵苦短
B.绸缪 玉簟(dàn) 渌水荡漾
C.皓腕 栖身(qī) 豆蔻词工
D.金尊 虞美人(yù) 水面清圆
2.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珠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是作者喜爱的。
C.诗人用“芙蓉泣露”摩写琴声的悲抑。
D.诗人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3.对尾联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处使用了典故,提到了诸葛亮和公孙述两个历史人物。
B.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
C.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也有诗人对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感悟。
D.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不如及时行乐。
4.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用典。用诸葛亮跃马舰场建功立业最终归于黄土的典故,说明世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倍感寂寞无聊。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诗描写了乐声的优美。前句“以声写声,声中带形”,表现了琴声的起伏多变、华丽悦耳;后句“以形写声,形中带声”,表现出的琴声或抑郁或欢快,感情丰富。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