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50字。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取材于《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取材于李斯《谏逐客书》)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 食:食物
B.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主:掌管
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拜:任命
D.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赍:携带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故诟莫大于卑贱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作《师说》以贻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
B.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恰逢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郑国被发觉。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现在却抛弃百姓把钱财给敌国,拒绝宾客让他们帮诸侯成就霸业。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就叫作“给敌人提供武器,给盗贼提供粮食”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在韩国人郑国来秦国不久后,秦国的宗室大臣请求秦王将客卿全部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之中。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下令废除驱逐客卿的诏令,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并与诸侯结怨。
5.结合材料二第一段,说说李斯是如何劝说秦王“除逐客之令”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