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00字。
第七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社科院文络文学研究室在京成立,标志着网络文学学科建设迈出一大步。
听到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为之一振。十几年前,他刚研究网络文学时,有人讥笑他“不务正业”。后来,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壮大,人们也改变了看法。“现在很多人跟我说,你选择了一个好方向。”周志雄说。
20多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有评论认为,网络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第二次起航”,是“跨世纪的大转折”,是“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 253万,占网民整体的53.2%;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 527万,占手机网民的51.4%。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网络文学评论研究也得到切实重视,评论队伍继续壮大,研究阵地持续扩充。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等络文学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等也将重点课题给予网络文学研究项目。
网络作家齐橙也深有感触:“网络文学很早就进入了学术场,很多络文学研究机构,但是网络文学研究整体偏弱,甚至在不少人眼里,网络文学研究仍然是另类,这显然跟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不匹配。它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研究机构去带动和引领。”
(摘编自刘江伟《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成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
材料二:
网络文学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一直游走于文学内外。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等经典理论话语显然很难对网络文学进行令人满意的解读和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网络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第二次起航”,是“跨世纪的大转折”,是“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B.网络文学研究在不少人眼里仍然是另类,这显然跟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不匹配。它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研究机构去带动和引领。
C.网络文学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一直游走于文学内外。一些经典理论话语很难对其进行令人满意的解读和评价。
D.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是类型文的标尺套不住的,其未必是商业成绩最好的,这样的作品却是最有经典性指向的。
【解析】 由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有关网络文学的崛起的评价是“有评论认为”,选项以偏概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十几年前研究网络文学,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被人讥笑成“不务正业”。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壮大,人们才改变了看法。
B.网络文学发展壮大,已成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部分络文学研究中心,国家也对网络文学研究项目大力支持。
C.“有趣”是网文基本的创作要求和基础价值,用户点击、流量及互动评论是评价网文作品是否“有趣”的三个标准。
D.“有料”的优秀网络文学有利于凝聚人心、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通过“出海”承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使命。
【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正面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D )
A.《盘龙》《仙逆》《斗破苍穹》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等优秀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B.《琅琊榜》中的男主角梅长苏以一介白衣之身,心怀赤子之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坚守国家民族大义的人格特点。
C.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
D.一些网络“爽文”以满足自我欲望和憧憬而进行的空想吸引了大量读者,使他们得到空前愉悦。
_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助力我国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塬地了。由于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
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春天播种;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