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80字。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不仅推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而且在谋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来推进经济增长。“新基建”能否真正实现既定目标,核心在于能否顺利出现技术革命。如果“新基建”投资符合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那么“新基建”投资将有助于促进或者加快技术革命的出现,助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加速变革就值得期待,但如果“新基建”投资偏离经济社会发展轨道,那么新技术革命可能就无法如期出现。从这个角度看,“新基建”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是政策制定部门能够有效研判下一轮科技革命,只有认清未来科技革命的方向、演变路径及重点领域,才能有效地推动“新基建”有的放矢,这样的“新基建”才能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否则可能会出现巨大浪费甚至造成巨大损失。
然而,技术创新是小概率事件。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技术革命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等微观主体通常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研发创新的投入,世界主要国家大多注重对研究创新的支持,以提高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创新意愿,但政府的介入未必就能实现加速技术创新或者技术革命的目标。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在电池材料等重要领域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仍不明朗。
(摘编自陈建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形成增长新动力》,
《学习时报》2020年3月18日)
材料二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先导作用。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顺畅流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性条件。基础设施犹如
1.下列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基建”主要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传统基建”则主要以铁路、公路、桥梁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建设为主。
B.“新基建”不局限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无形的平台、应用系统的建设;“传统基建”主要围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形设施建设。
C.“新基建”能催生大量创新应用和产业形态,推动产生新的新兴战略产业;“传统基建”则需要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D.“新基建”对经济效率提升显著,在我国拥有较大发展空间;“传统基建”提供的主要是基建项目自身的功能,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所弱化。
答案:A
解析:A项,“‘传统基建’则主要以铁路、公路、桥梁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建设为主”错误。结合材料三中的“‘新基建’不同于以铁路、公路、桥梁等为主的传统基建,有全新的应用领域,如全联网应用、天地通讯、智慧城市等”分析,并非说“传统基建”对“技术要求不高”,而是强调“新基建”有全新的应用领域。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政策制定部门能够有效研判下一轮科技革命,那么将会为接下来的“新基建”指明方向,更好地发挥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
B.由于技术革命的不确定性,企业等微观主体在大规模研发创新上不愿过多投入,只要国家政府不断介入,就能加速技术创新发展。
C.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持续发挥支撑作用。
D.我国的“新基建”虽然面临技术、资金、体制等困难,但目前已经进入加速推进的快车道,未来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入未必就能实现加速技术创新或者技术革命的目标”分析,选项内容表述错误。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具体明确地论证了“新基建”与技术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
B.材料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例,旨在论述“新基建”的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补贴。
C.材料二开篇运用引用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D.材料二列举了不同历史阶段所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又立足当前国情分析,现实意义强。
4.如果你是中经论坛的记者,有机会采访材料二的作者,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请根据材料二内容提出两个采访问题。(4分)
5.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请根据材料有关内容,向政府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