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20字。
高二年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方案
泉州市奕聪中学 陈晓东
【作文指导目标】
提高学生二元及多元思辨作文的写作能力。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论语》: “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材料2:《离骚》:“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设计背景】
思辨类作文,近些年来十分热门,这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导向有着极大的关系。
人教社的王本华编审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中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构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认为高考作文应该拥有更多的思辨性,而不是堆砌名人名言、用典,尤其是一些作文“文艺腔”偏重,也得适当纠偏。二元以至多元思辨作文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研究2020年以来三年高考作文,可以发现此类作文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
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以疫情为背景,思考“距离” 、“联系”两者间深层关联,体现考生的思辨能力。自此,这类作文更多了。
将2021-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统计如下:
高考卷 作文题 作文类型
2021全国甲卷 “有为与可为” 二元思辨
2021全国乙卷 “修身、矫思、立义” 多元思辨
全国新高考1卷 “强与弱” 二元思辨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多元思辨
2021北京卷 “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 多元思辨
2021上海卷 “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 二元思辨
2021浙江卷 “取与舍” 二元思辨
2022全国甲卷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 多元思辨
2022全国新高考丨卷 “本手、妙手、俗手” 多元思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