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70字。
2023年山东日照五莲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共4小题,8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组织开展以“书香润泽校园??阅读成就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广播??宣传读书智慧】
下面是广播站选用的稿件,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帮其润色完善。
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思维的变化。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与一部经书不断对话,一个字一个字① 。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取代,阅读更强调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② 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我们以前推祟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囗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今天阅读和修养不再同步之后,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A]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通过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③ ”这句话经常被提及,影响很深远。但我认为□它作为一个口号,是值得④ 的。[B]古今众多有关读书的传诵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C]比如王国维借宋词来谈读书的“三境界”,就更适合学者,而且不适合于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做调整。[D]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己。
(节选自陈平原《当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词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载体(z??i) 书籍 铺天盖地 B.唾手可得(chuí) 检索 塑造
C.强调(qiáng) 娱乐 诱惑 D.书卷气(juàn) 推崇 提及
2.文段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推崇
A.①斟酌 ②不求甚解 ③手不释卷 ④琢磨
B.①斟酌 ②上下求索 ③开卷有益 ④推敲
C.①咀嚼 ②不求甚解 ③开卷有益 ④琢磨
D.①咀嚼 ②上下求索 ③手不释卷 ④推敲
3.文段中划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通过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B.古今众多有关读书的传诵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
C.比如王国维借宋词来谈读书的“三境界”,就更适合学者,而且不适合于其他人。
D.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己。
4.文中口内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 ——”, , B. , : 。” ,
C. 、 ——,” : D. 、 : ”, :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善读书者,则觉一切声色货好之处,无不可于书中得之也。试作读书百
宜。秋窗日午,小院无人, 。菊花满前,案有旨酒, 。黄昏日落,负手庭除,得此余暇,绮怀万动,宜读《花间》诸集。 ,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蔷薇架下,蜂蝶乱飞, 。淡日临窗,茶烟绕案,瓶花未谢,
尚有余香,宜读六朝小品。题曰百宜,不能真个列举百宜。必欲举之,未免搜索枯坐,然而枯则无味矣。 。
①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
②正在青春,谁能不醉,宜细读《红楼梦》 ③开怀爽饮,了无尘念,宜读陶渊明诗
④大雪漫天,炉灯小坐,人缩如蝟 ⑤敬作抛砖之引,以求美玉之来
⑥读书有时,亦须有地
A.⑤①③④②⑥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②①④③⑤ D.⑥③①④②⑤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国风”指的就是祭祀乐歌。
B.中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中常用到谦词,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
C.司马迁所著《史记》,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二者对后世史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周亚夫军细柳》和《孙权劝学》分别选自这两部巨著。
D.杜甫的诗歌《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皆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10题。
【调查??了解阅读情况】
7.班级组织开展了“提升素质??全民阅读”社会调查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根据调查情况汇总的相关数据。请简要表述你从中获取的主要信息。(2分)
【鉴古:了解读书悲剧】
8.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塑造了多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下列说法错误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