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380字。

  秘密★启用前
  湖北省2023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八)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还有,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感染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当然,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古人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的辉煌历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罩式,用“中国式浪漫”的演绎风格,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刷《山海情》,抑或讲述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丰富精神生活,这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
  B.文艺工作者始终要用笔端去讴歌奋斗的人生,书写生活中的美好,传递美好的愿景。
  C.人民能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温度,获得启示,进而用光明驱散黑暗,憧憬着美好生活。
  D.《山海情》等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的呈现,映现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底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这决定了文艺必须反映人民心声。
  B.单纯记述现状并非好的创作方式,而应该去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加强对人民道德的
  引导。
  C.因为文艺作品是我国与外国交流的最佳方式,使得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宣传中华文化的
  使命。
  D.扎根实际、源自人民、融入时代征程、映现时代底色的文艺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B.曹雪芹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完成了《红楼梦》的
  写作。
  C.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观照中国人的精神底色,用史诗般的磅礴之力书写烟火人间。
  D.鲁迅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塑造出祥林嫂、闰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4.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以扶贫干部黄文秀为原型,作品一经上映备受好评,请结合材料的
  观点分析这部文艺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4分)
  5.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的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
  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微观尽头
  刘慈欣
  今天夜里,人类将试图击破夸克。
  这个壮举将在位于罗布泊的东方核子中心完成。核子中心看上去只是沙漠中一群优雅的白色建筑,巨大的加速器建在沙漠地下深处的隧道中,加速器的周长有150公里。在附近专门建了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厂为加速器供电,但要完成今天的试验还远远不够,只能从西北电网临时调来电力。今天,加速器将把粒子加速到10的20次方吉电子伏特,这是宇宙大爆炸开始时的能量,是万物创生时的能量,在这难以想象的能量下,目前已知的物质最小单位夸克将被撞碎,人类将窥见物质世界最深层的秘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