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90字。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6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闰土的少年伙伴“我”,回到故乡,举目所见,皆是一派①(xiāo)索、失败、疮痍累累的景象;远去美洲的于勒曾是若瑟夫一家人幻想中的救世主,但当这家人在船上再次遇上于勒时,于勒已经变成一个② 的水手,成为家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家庭变故的突如其来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 文中加点字“涩”的读音正确的是( )
A. shāi B. shài C. sè D. shè
2.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 是( )
A. 萧 B. 潇 C. 箫 D. 消
3.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 江河日下 B. 一蹶不振 C. 命运多舛 D. 穷困潦倒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B. 十来岁的少年杜小康,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C. 十来岁的杜小康少年,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D. 杜小康十来岁的少年,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鸭。
5.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 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①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
②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
③广大青年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
④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⑤需要像海绵汲水样汲取知识
A. ③④②⑤① B. ⑤③①②④ C. ③⑤①②④ D. ⑤①④③②
6. 为贯彻大语文观,学校开展“生活处处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运用语文。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活动记录,其中偏离主题的一项是( )
A. 甲:有趣的菜谱是饭店的法宝,好的菜名,能勾起人点单的欲望。我的主题是“撩人味蕾的创意菜谱”。
B. 乙: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可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这样的“招牌”:鸿运家俱店、烟酒饮料、鸡汤混沌等,令人大跌眼镜。我的主题是“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
C. 丙:优美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我的主题是“诗歌中的平仄对仗”。
D. 丁:经典的台词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生感悟。我的主题是“发人深省的台词语录”。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0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梅(其一)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①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②不知梅格③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②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③梅格:梅花的品格。
7.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两句的意思是“所以故意妆扮出浅粉般的桃杏颜色,但梅枝还是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
B. 首联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红梅迟开的原因;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颈联对红梅的内心世界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表议论。
C. 颈联中“未肯”二字表现了梅的孤傲品格: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
D. 这首诗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来写诗人傲骨铮铮。
8. 这首诗抒发了苏轼怎样的胸襟和志向?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冕苦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