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70字。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语文调研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州很多地方都有会船的活动。会船有点像湖南广东的赛龙舟,但又不一样,赛龙舟是在端午节,会船节则和清明联系在一起,与祭奠祖先有关。会船是当年水乡人家的运动会、船的jiā年华。如今,行船已经不需要人去用篙子、桨、橹这些农耕时代的工具来驱动,船的动力的机械化【甲】电子化,更让现代人对古老的原生态产生依liàn,而会船则是人力的再次呈现,是对人的力量、人的价值一次怀旧性的认同。很多人到溱湖,都想到水上一试身手,这正是人对自然力量、自身力量的崇拜与自信。
溱潼会船起源于南宋时期,相传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与金兵激战溱湖后,阵亡不少将士,从此每年清明,水乡人都要来这里祭奠英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撑会船的清明习俗。每年溱湖的会船节百舟竞发,千jí齐歌,浪yǒng白龙,水舞银蛇。今年的会船节,再现了“千篙万桨闹溱湖,百舸争流逐春潮【乙】的壮观场面。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段中“龙”“人”“水”三个字与“篙”“桨”“橹”三个字的造字法不相同。
B. 从结构上说,“农耕时代”“产生依恋”“祭奠英烈”“百舟竞发”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 划线句中“崇拜”与“自信”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D. 文段中提及的“清明”和“端午”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此外,“寒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清明和端午之前。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博学而笃志, ▲ 。 ② ▲ ,君子好逑。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 。 ④浮光跃金, ▲ 。
⑤唐诗善用典故传情。《行路难(其一)》中,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达终将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诗句是“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 ”一联借向秀作赋、王质烂柯的典故表达诗人感时叹逝之情、世异人非之慨。
5. 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班级准备开展以“思岳桥畔仰武穆”为主题的“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巧对对联】小红游览岳王庙后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帮他补全下联。(2分)
上联:为国为民,丹心一片昭日月;
下联:无惧无畏, ▲ 。
【辨字析意】
小贴士:
“精”:专一、深入。例: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尽”:全部用出,竭力做到。例:必尽吾力。(清??徐珂《清稗类钞》)
相传岳母刺字,刺的是“尽忠报国”,你的同学小明却认为“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词意上并无区别。请你结合小贴士中的字意,向他解释两者的不同。(3分)
小明,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勒形象】今年春节档,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获好评无数,王老师在《光明网》上找到了这样一段影评:
“……《满江红》既沿袭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叙述方面精心布局、巧妙构思,创作出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塑造出新的中国人形象……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宝贵中国精神,感动和激励了大众,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积极向上、团结一心、敢于担当、焕然一新的中国形象。”
班会课上,同学们结合岳飞的人物生平,畅谈“中国人形象”、“中国精神”。你这样说:“各位同学,我觉得岳飞的精神,就是一种 ▲ 的精神,这种精神历久弥新,不断传承和丰富。譬如我们课本中的 ▲ (填人名),他 ▲ 的事迹,正是‘中国人形象’的集中体现。”(3分)
二、阅读理解(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6分)
清明海陵北湾舟中作
孔尚任①
放眼平芜雨气匀,浮沉宅舍梦难真。
淮南景物黄金柳,使客行踪绿水蘋②。
逢着儿童思往事,封成书信少归人。
两年辜负清明节,只觉乡园另有春。
【注】①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康熙年间,曾以河钦使身份到泰州治理淮扬水患,驻节泰州的时间最长。②蘋:浮萍。
6.(1)结合本诗内容,简要概括清明时节的气候(物候)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辜负”二字包含了哪些情感?(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