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30字。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 下面对加点词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锲而不舍(qì),诙(huī)谐。
B. 在阅读中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呜咽(yàn),漂(piǎo)白。
C. 也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取谛”应为“取缔”,“修茸”应为“修葺”。
D. 还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以身作责,一愁莫展。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系列中国元素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东方故事”,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
B. 6月的天空说变就变,突然间乌云密布,顿时慷慨淋漓地下起了一场大雨。
C. 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顶尖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绩。
3. 下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仲夏时节,石榴花开,①中国人迎来入夏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端午节。②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当我们循着课本里的端午印记,细咂端午风物里的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记忆中的精神密码,③一个饱含民俗趣味与家国情怀的端午佳节翩然而至。端午作为民间佳节,仪式感很强,古代诗词里记载了各地裹香粽、饮雄黄、赛龙舟、挂菖蒲、浴兰汤等端午习俗。④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传承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 自己。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5.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腊酒指腊月酿造的酒,古时年终祭百神叫腊祭,所以后来人们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孤常读书”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 湖南的“三月三,地菜煮蛋吃一餐”的习俗,体现了节气与饮食的关系;而“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长根”,则体现了节气与农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请结合本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天下国家”的看法。
二、阅读与理解(共43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8. 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写作角度出新,诗人自己并没有参与送别,而是作为一位无忧无虑的旁观者,观看他人上演的离别惨剧。
B. “伤心色”采用移情之法,赋予物象以情感色彩,因离别之人的伤心,柳树的青色变成了伤心的颜色。
C. “长条折尽”则突出了送别人之多,送别情之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