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980字。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家风无言,润物无声”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小望同学阅读了相关素材后,对其中出现的字词做了以下归纳,请你指出有错误的一项( )
A. 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拾级而上”中“拾”应该读作shè。
B.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湿漉漉(lù)和骤(jù)然。
C. 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震耳欲聋”不要写成“振耳欲聋”。
D. 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易错字,例如:“川流不息”不要写成“穿流不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水从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妈妈说青少年不要迷信权威,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 月亮岛公园的潭水映照着婀娜多姿的柳枝,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到同学们的奋力拼搏,使我很受感动。
B. 检察院干警通过以案释法,强调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对青少年,呼吁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
C. 这是她历尽千辛万苦为我寻来的一本宝贵的书。
D. 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学习和宣传工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邀请专家录制了其核心内容的解读视频。
4. 小望同学收集了很多关于家风的对联,请你从①至⑥句中选择其中的两句,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下列材料的横线上,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礼记??乐记》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
①唯诚唯信行世事 ②忠厚传家远 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 ④德勤孝义传家宝 ⑤克勤克俭践家风 ⑥诗书继世长
A. ③⑤ B. ②⑥ C. ①③ D. ⑥④
5. 以下是小望同学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进行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 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
C. 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
D. 端午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喝菊花酒、吃粽子、吃汤圆。
6. 请依照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
学习古典诗文让我们感受美好,获得人生的启迪。读到王勃面对离别吟唱的诗句:“海内存知己,①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祈求广厦万间的愿望“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到《桃花源记》中“④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我们看到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
7. 综合运用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你所在班级举办了“家和万事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2)小望将在活动中讲述两个“家教”小故事,请你帮他选择两个:__________。
①负荆请罪 ②苏武牧羊 ③孟母三迁 ④三顾茅庐 ⑤曾子杀猪
(3)活动结束后,小望同学在班级留言墙上留言,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家是嘹亮 号角,给我们战斗的激情。
家是无尽的海岸,给我们无尽的牵挂。
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①居穷道不穷②,乱时③还与静时④同。
家山⑤虽在干戈⑥地,弟侄常修礼乐⑦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⑧寸功。
【注释】①何事:为什么。②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③乱时:战乱时期。④静时:和平时期。⑤家山:家乡 山,这里指故乡。⑥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⑦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⑧惰:懈怠。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题来看,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为他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