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70字。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同步练习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1. 选词填空。
  ①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各行其道)。
  ②当时间(消磨/消遣)掉了你的热情,你便会发现,那些曾令你歇斯底里地去追求的人,现已变得可有可无。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疏不间亲,卑不谋尊”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与人相处,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②很多人渴望找到一劳永逸的教育手段,严厉不行,那就宽松,在现代摔了跤,就要孩子去读圣贤经,殊不知,成功的教育,没有唯一的手段,只有合适的方法。
  ③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由生入死的百岁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
  ④这部反腐大戏尽管在个别次要人物的设置和部分台词上引起一些质疑,但瑕不掩瑜,它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仍受到好评。
  ⑤网络信息卷帙浩繁,传播速度快。网媒对信息“囫囵吞枣”,难以说得详尽明白,可能会使内容流于肤浅。
  ⑥这家大剧院的各种演出票价不菲,让很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望尘莫及,无法亲临现场感受艺术的魅力。
  A. ①⑤⑥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3. 下列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但别绑架道德,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一定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也必定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单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新对错。这样必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
  ①道德绑架不一定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②
  ③
  二、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悦读”的“姿势”
  向贤彪
  (1)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
  (2)犹太人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他们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和过道上,可随时翻阅。有资料说,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犹太人的血液里,也使他们在人类长河中光芒四射。据统计,全世界共有800多人获诺贝尔奖,有犹太人血统的就占了近四分之一,而犹太人数量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