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30字。

  《大学之道》课中
  一、课内分析
  1.《大学之道》中“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中这段文字主要讲了哪“八条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阅读下面《大学》中的这段话,回答问题:什么是“本末”?
  知止而后有定④,定而后能静⑤,静而后能安⑥,安而后能虑⑦,虑而后能得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分析《大学之道》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6.结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大学之道”?请谈谈你的看法。
  7.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大学之道》
  8.阅读课文《大学之道》,分析《礼记》在论证上的风格特点。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9.材料中《大学》对于学习持怎样的观点?孔子又持怎样的观点?
  10.上述两段文字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行与学之间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两段文化经典短文,完成小题。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