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 约16390字。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是鲁迅的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多得多。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我觉得,难就难在,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非常麻烦。鲁迅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讲的是真话,但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还有一个人愿意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种深层的困境呢?
鲁迅说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第三种写作对象非常特别,鲁迅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既然是为敌人写作的,就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苦。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
(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有删改)
材料二:
鲁迅的小说,描绘的是一些具有浓郁儒家文化色彩的民风习俗:森严的封建等级,传统的封建礼仪,古老的迷信习俗,传统的伦理道德。这些都浸透于鲁迅笔下所描绘的诸多浙东民俗中,具有一种古朴凝重的审美风格。茶馆酒店,赛神社戏,这些场景展示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
1.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文字晦涩、写作背景模糊并非鲁迅作品难懂的原因。
B. 阅读研究鲁迅的著作,有助于理解鲁迅的作品。
C. 鲁迅所想的和所写的不一样,为自己和为他人写作不一样,造成了鲁迅作品的难懂。
D. 鲁迅写作时,对志士仁人、做好梦的青年讲真话,对敌人讲假话。
2.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 一项是( )
A. 森严的封建等级,传统的封建礼仪,古老的迷信习俗,传统的伦理道德,鲁迅小说具有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
B. 为展示出一个冷漠的乡土社会和乡民们麻木愚昧的心态,鲁迅常以十分俭省的写意笔法将对浙东乡镇习俗的描写非常自然地楔入作品叙写中。
C. 《边城》里形象地指出两种不同的成婚之路——车路和马路。它们是汉族和苗族文化生活差异性的表现。
D. 因为傩送和翠翠在性情气质上都和谐一致,所以他在追求翠翠时走的是马路,靠自己的歌声赢得了翠翠的爱情。
3. 简述鲁迅陷入“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这一困境的原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能力。
D.“对志士仁人、做好梦的青年讲真话”依据“ 鲁迅说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可知文中只是说鲁迅为志士仁人和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写作,而鲁迅对志士仁人、青年说真话,文中没有提到。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阿Q正传(节选)
鲁迅
第七章 革命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褡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