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60字。

  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时代的洪流里,曾澎湃过数不尽的“大英雄”。他们或是在自己领域里锲(    )而不舍,成为妇rú(   )皆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或是力挽狂澜于既倒,直刺人性软肋的民族脊粱鲁迅,或是精研典籍,呕心砺血的闻一多,或是故土沦陷,深情呼告的端木蕻良,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亘古不变的爱国精神,他们在历史的风尘里尽显生命的斑lán(   )色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锲( ▲ )而不舍 ②亘( ▲ )古不变   ③妇rú( ▲ )皆知   ④色彩斑lán( ▲  )
  (2)找出文字两个错别字并写出正确的字。(2分)
  ▲    改成   ▲             ▲   改成    ▲   
  (3)“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亘古不变的爱国精神”中的“从”从词性角度分析是  ▲  词(1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姓名。(10分)
  (1)己所不欲,   ▲   。《论语》
  (2)路曼曼其修远兮,   ▲   。《离骚》
  (3)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4)     ▲     ,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
  (5)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     ▲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士别三日,     ▲     。(司马光《孙权劝学》)
  (8)《木兰诗》中写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立下了显赫战功的句子:     ▲     ,     ▲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
  A.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B.作为教师,能否公正对待学生,关乎着教育效果。
  C.“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拾荒,供儿子读书。
  D.如果不认真学习,那么我们在这次期中考试就会滑铁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史事。
  B.《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出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C.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根据这个知识,我们可以判定我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以北。
  D.“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这句话中“似的”“嗥鸣”“和”“里”词性分别助词、拟声词、介词、名词。
  5.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6分)
  (1)“爱国诗词”我来诵
  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A.《平沙落雁》,曲风精美舒缓,优美动听。
  B.《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C.《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D.《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2)“爱国人物”我来写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2分)
  杜甫      邓稼先       谷爱凌
  例句:“土地的歌者”端木蕻良,在他深爱的土地上大声呼告。
  ▲                                                            
  (3)“爱国情怀”我来述(2分)
  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再出发,一起向未来!
  总导演张艺谋说:“四场仪式背后,有许许多多无名英雄,总书记高度认可四场仪式,让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倍感荣耀,我们为国争光了!”
  18岁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冠军苏翊鸣说:“(今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