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380字。

  河南省新未来2022-2023下期高一6月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上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酒令已经引起了学界的研究兴趣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酒令自身的特点、行令方式等方面,对酒令在《红楼梦》叙事中所发挥的艺术功能鲜有涉及。其实《红楼梦》中的酒令在叙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般说来,情节是由一系列线性发展的事件构成,表现一定的完整意义。在《红楼梦》的叙事中。曹雪芹常常遵循这种线性叙事模式,以主人公成长发展史为顺序表现了宝黛爱情由发生,发展直至以悲剧结束的完整过程,形成稳定的时间序列,使故事情节完整统一,丝毫不乱。但是,他有时打破这个线性发展的序列,把过去已经发生、现在正在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众多事件重新聚拢起来,瞬间呈现在当下的语境中。在第二十八回的行酒令之前,宝黛二人因为“会玉良络”心生误会:后来宝玉向贷玉含萦表达爱慕之情,黛玉因有顾忌而敏感痛苦;黛玉夜访宝玉被晴雯拒之门外,赋诗《葬花吟》,宝玉知道黛玉的内心后表白心迹,误会取消,两人的心开始紧紧相连。宝玉的这次行的酒令把宝黛爱情成熟的曲折过程呈现在当下。他的“席上生风”的诗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又暗示了未来之事,包括黛玉之死、宝玉出家、宝钗孤独寂寞的悲惨结局。对于这一回《红楼梦》中蒋玉函的酒令,张新之曾评价道:“蒋玉函于酒令中无意说出"袭人’二字,松花汗巾玉函先已束在腰间,大红汗巾夜间宝玉又系袭人腰里,姻缘固有前定,伏笔构思甚巧。”蒋玉函把松花汗巾束在腰间属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夜间宝玉又把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里,袭人在贾宝玉出家后,嫁给蒋玉函,这些都是未来之事,曹公却将之呈现在当下的酒宴中,所谓“伏脉千里”。
  酒令还能把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情汇聚在一起。第六十三回,宝钗的花名签"任是无情也动人”不仅是说她美貌动人,冠压群芳,而且特别突出她的“冷”。在大观园,她对园里发生的事情冷眼旁观,事不关己,三缄其口;在王夫人的房间里,对金钏之死冷漠无情,为王夫人开脱罪责;在滴翠亭,因偷听到红儿、坠儿的对话被发觉,冷静嫁祸黛玉,金蝉脱壳;对于宝黛感情的细微变化冷眼观察,到处跟踪监视,笼络下人,逢迎贾母等贾府统治者。诸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场合的与“冷”相关事件被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清晰、完整、立体的宝钗生活场景变迁图。
  (摘编自李成文《《红楼梦)酒令的叙事功能》)
  材料二:
  《红楼梦》中人物行今时的饮酒状态有“节制饮酒”“微酬”“滥饮”三种,在多达十几处的饮酒描写中,曹公将宴会饮酒情节写得同中有异、错落有致。
  首先,人物行“猜枚划拳令”时“滥饮”状态下的表现,对小说表现贾府衰败的情节走向有预示作用。第七十五回,贾珍与尤氏,佩凤诸妻妾猜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宝玉行的酒令,既能够呈现过去他和黛玉爱情曲折的发展过程,又能够暗示他与宝钗以及黛玉之间的悲惨未来。
  B.宝钗的花名签“任是无情也动人"突出了她的性格之“冷”,小说借此将不同时间和不国场合下与宝钗的“冷”相关的事件组织在一起,打破了线性叙事模式。
  C.《红楼梦》设计贾珍与尤氏妻妾划令滥饮至三更的行为,表现出他们的失德背祖,也预示着贾府的命运每况愈下。
  D.《红楼梦》中人物行令饮酒的状态不止一种。在第六十三回中,众人在黛玉、宝钗等人去之后。“关了门”“复又行起令来”,作者对此种行为含有批评之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玉函把松花汗巾系在腰间,宝玉把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里,对于这两处举动,读者可通过《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蒋玉函的酒令将其联系起来。
  B.“线性叙事模式”关注人物成长发展的历史,重视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追求情节的完整
  性,表现小说的完整意义,但在曹雪芹笔下这种模式往往被打破。
  C.大观园宴会行“牙牌令”,刘姥姥的“牛饮”与众人的“慢饮、小饮”形成对比。这种对比描
  写较为重要,可以为不同群体视角的相互对看提供契机。
  D.史湘云在宝玉的生日宴会上参与了一系列的酒令活动,之后饮酒微酣,醉卧石凳,嘴中
  依旧念叨宴会酒令词语,这样的设计增添了小说的诗性意趣。
  3.《红楼梦》中的人物判词具有“伏脉千里”的艺术特色,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了晴雯悲惨面生命短暂易逝的命运。
  B.“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暗示了迎春被折磨而死的悲惨结局。
  C.“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暗示了巧姐最终出家为尼的结局。
  D.“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暗示了妙玉想要皈依佛门净土,结果却事与愿违。
  4.两则材料都涉及了酒令,但写作重点并不相同,请说明其不同。(4分)
  5.《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行酒令时抽到的花名签是“日边红杏倚云栽”,备注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请结合“日边红杏倚云栽”的出处和备注究此签能否组织起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事情,从而形成关于探春的生活场景变迁图。(4分)
  上高侍郎
  唐•高蟾①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①高蟾,家贫而工诗,气势雄伟。此诗写于科举落第之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①
  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更令人称奇的是,用指一弹。“当当”作响,且一壶一音,音长如绵,如琴似弦。
  真正供奉京城皇宫内的泥兴壶,多是陈氏壶。到了民国年间,窑主名叫陈三关。正逢军间混战的乱岁月,陈氏壶开始流落民间。只是其造价极高,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