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6390字。

  2021级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对于心性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在隋唐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儒学心性论才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心与性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心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道德本心,属于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属认知理性范畴。性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是指人的本性、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宋明儒家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中庸》谓“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天道下贯为人性,天道与人性相统一。性是根源于天道的客观性原则,心是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形著原则。
  佛家所说智“心”是无分别直觉智慧,属于超理性的范畴,不是道德理性。佛家所说“性”,是指宇宙空理、实相,实际上是境界本体。佛家追求以直觉智慧亲证宇宙实相,获得超道德的宗教解脱之境。儒家所说本心根源于天道生生实体,心体或性体既是道德本体,也是宇宙本体。儒家强调存养本心,以保持本心的昭昭不昧,通过本然之心的随感应物(“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
  儒家心性论旨在明见人性本源,经由尽心尽性而知天,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通过参天地赞化育,发挥心本体的创生功能,将宇宙创造成合目的道德世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佛家则注重开发众生本有的智慧,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智慧体证宇宙实相,成就宗教上的理想人格;并通过无所执著、随缘顺化的人生态度,而达到超道德的宗教境界。儒家关注如何在现实世界建构理想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佛家则关注如何实现超道德的、无烦恼的人生境界。
  (摘编自单正齐《宋明儒学与佛教——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
  材料二:
  北宋僧传,当首推释赞宁的《宋高僧传》。释赞宁,五代吴越人,宋初随吴越王钱俶入朝,获封“通慧大师”,曾任翰林院学士、史官编修。在宋真宗支持下,《宋高僧传》于端拱元年(988年)编修完成,主要载录唐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学心性论在先秦时期主要还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儒学心性论才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B. 心与性既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佛家的概念,在儒学和佛家那里概念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
  C. 释赞宁所说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并非虚言,他自己就有“国师”的身份,《宋高僧传》的编修也得到皇帝的支持。
  D. 释智圆《中庸子传》与《病夫传》均为自传,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少,后者则是在这方面作为前者的补充。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不过二者比较的内容与目的都不相同。
  B. “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与实现“无烦恼的人生境界”本质上是一样的。
  C. 材料二大体按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宋高僧传》《中庸子传》等僧传的写作风格。
  D. 儒家和佛家都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都体现出人本主义特色。
  3. 下列选项,属于儒家心性论观点的一项是(    )
  A. 本心是先天的至善本体,来源于天理的性,内蕴于本心,所谓“理在人心,是之谓性”。
  B. “性”即是空理,诸法缘起性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C. 《起信论》认为众生本具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真如心),具有先天的解性或本觉。
  D. 一念无明法性心,无明当体即空,当体即是自性清净心,空性即心,心即空性。
  4. 从释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圆《中庸子传》、释契嵩《陆蟾传韩旷传》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北宋“僧传”的文体有哪些变化?
  5. 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中国本源的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少,后者则是在这方面作为前者的补充”与原文不符,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多,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是补叙心志。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风筝
  萧红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