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190字。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拟召开“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 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①  (详 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  ②  (其 棋)布的文化遗迹。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 pǔ  xīng  mò B. bǔ  xìng  mò C. bǔ  xīng  mài D. pǔ  xìng  mà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1)C    (2)①祥  ②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读音。
  哺(bǔ)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
  兴(xīng )业:发扬学术或复兴旧业。
  根脉(mài):指根颈的脉络走向。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
  星罗棋布:像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分布得多而密。
  2. 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诗文传世】河南 文学名家灿若群星。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欣赏他们的锦绣诗文,感受他们的精神情怀。庄子笔下的大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①______”(《北冥有鱼》),气势何其恢宏!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②_____,③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④______,⑤_______”(《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今天,人们说到家国情怀,依然会感动于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⑥_______”(《雁门太守行》);赞扬无私奉献精神,依然会使用李商隐的“⑦______,⑧_________”(《无题》)。
  【答案】    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⑤.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⑥. 提携玉龙为君死    ⑦.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⑧.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抟、厦、庇、俱、贱、提携、蜡炬”等字词的书写。
  3. 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东汉时期,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20世纪八十年代,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解决了汉字的电脑输入难题……这些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都与河南有关。
  【答案】①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②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③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④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解析】
  【详解】考查筛选信息。
  ①根据“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可得: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
  ②根据“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可得: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③根据“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可得: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
  ④根据“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可得: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4. 小豫想为下面幻灯片中的文字选配一幅插图。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简述理由。
  【当代奇迹】河南有一个水利奇迹——红旗渠,它是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在悬崖陡壁上修建的人工天河,解决了当地55万人的饮水难题和54万亩耕地的浇灌问题。过去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红旗渠建成后,“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修建红旗渠异常艰辛,其中“青年洞”的开凿尤为不易,300多名壮小伙儿组成突击队,一锤一钎打了17个月,才凿出了长616米、宽6.2米、高2米的“青年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