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8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乌鸦的埋藏 洪为法①
这已是残年时候了,满布在郊外的,全是“憔悴”的踪迹。一个偌大的郊野,就都被苦寂吞噬了。一阵两阵的西风过去,在已经凋零不堪的草木上,着上许多的芒刺,它们怕不全萎缩到土里去;郊野便更觉阔大,苦寂也越觉猖狂了。
这时已经走倦了的乌鸦,从灰滞的云翳中飞来,它实在是创伤太多了,只好立在一株枯树上作最后的安息。苦寂还是苦寂,不会因为它可怜的愿望而改变了的。它惟有扑扑两翅,失望地转过头去。
在它转过头去时,折损的羽翎,斑剥的血迹,格外鲜明起来,一点点迸进它失望的火焰,末路的悲哀。它原是一只天生的乌鸦,这还有什么方法呢?没有乳燕那么体态的轻盈,没有黄莺那么歌喉的宛啭,没有鸳鸯那么情怀的妩媚。它只会哑哑的叫唤,尤其是当它见到人间罪恶的时候,叫得更丑,更不耐听。身上的羽毛,黑到象黑炭,只会给与人以抑郁了。即使用水漱漱它的口,它叫唤的声音,不能因此而更变;其它鸟雀的毛羽美丽的虽多,即便一根根移植到它的血肉里,又何足掩盖它全部的丑陋?——它原是只天生的乌鸦!
它因为自己是只天生的乌鸦,看见到人世一切的悲愁与罪恶,都很易的能激动它的哀弦,哑哑的为他们悲戚,然而人们又从那里知道呢?它记得它飞在空中时,曾为人们热狂的呵叱,扑扑的几乎从高空颠坠下来。它走遍了南北东西,也没觉到一点立足的所在,人们总认它是一个负载满悲愁与罪恶的撒旦。它到哪里,哪里便都撒下了不幸的种子。它虽竭力为他们现在的不幸来哀吊,未来的不幸来警告,而他们不但蒙闭了耳目,更蒙闭了心思,只会始终的承认,它是一个撒旦,用全力来诅咒它。
一天一天,全身已都满着模模糊糊数不清的创伤。在昔,它还想望这创伤痊愈,过后斑痕却愈变愈多。它的心中,和这外面残冬的郊野一样,充塞满了寥廓与沉滞,即算想悲哀也无从悲哀起了。在生命的征途上,它只有倦怠。
——唉唉!我何足博得人之同情,何足为人所了解?如今,我只有悲悯我渺小的运命了!唉唉!大地!从此我就永归黑暗了罢!
在它眼眶里有点模糊起来,心头仅有的热血,被一种由失望与回忆揉合成的愤慨之情逐着,在通身的回环着,令它感受到酸辣交并的难受。它又扑扑双翅,想再飞去,但是身子已经松软下去。它所有的全力,早已离去了双翅,正是鼓动它血液,梗塞了它咽喉。这么,它双翅弹下去了。
只不过一瞬间,它就砉然从树头上坠下了。
片响之后,在死去的乌鸦之旁,正有几个儿童立着。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描写了一幅万物肃杀的残冬景象,为全文奠定了悲愁、苦寂的基调,有力地烘托出乌鸦的悲哀和绝望。
B.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展现了乌鸦临时前的心理活动,以其细腻而丰富的内心独白,表现乌鸦的委屈、痛苦、悲伤和绝望。
C.天真纯洁的儿童认为乌鸦是“闯祸精”,随手把乌鸦的尸体摔到一个污泥塘里,这更是正面衬托出乌鸦不被理解的悲哀的深切。
D.文章形象地写出一只在生命之途上已经走倦了的乌鸦,他受到了太多的创伤,而这些创伤是人们对乌鸦的认识偏差造成的。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取材“苍蝇之微”,用一只乌鸦与世俗抗争而无助死去的故事,来隐喻知识青年在黑暗时代的无助、挫败,让人耳目一新。
B.将乌鸦与乳燕、黄莺、鸳鸯等进行比较,表现出乌鸦注定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悲剧角色,更何况他总是报忧不报喜。
C.人们诅咒乌鸦,认为他是负载满悲愁与罪恶的撒旦,怕乌鸦叫出祸来,表现了底层人们总是在悲苦的人生中勇敢地活下来。
D.他因为有“曾涨红着脸,请求人们的同情”的经历,与乌鸦同病相怜,下文才出现了以自己的血泪文字裹以乌鸦的尸体作一新冢的情节。
8.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人们对待乌鸦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9.本文与卡夫卡《变形记》有诸多相似之处,请从时代背景、主人公生存境况、命运及表现手法等任选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性的枷锁(节选)
(英)毛姆
菲利普来到教区的第二个礼拜天,一件倒霉事儿发生了。凯利先生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餐后在客厅打盹,可这天他心烦意乱,老是睡不着。他正烦着呢,忽然听到餐厅传来哗啦一声。他把盖在脸上的手绢一掀,从沙发上弹起来,一溜小跑赶去餐厅。菲利普在餐桌上坐着,身边都是砖块。他刚才搭了座巨大的城堡,可是因为底座不牢,整个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