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033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艺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关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只是一前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不是,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对宇宙的敬畏。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教育。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不管你从哪儿出发,也不管你将镜头与画笔对着什么,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层次的高低。超然客公众号
实际上,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许多文艺家以为表现什么,就把什么表现好就行了,这种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性的。只有不断地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你才能从有限走向无限,也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文化是所有成功文艺作品的光辉。文化表达文史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追求,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因为文化无处不在。人类有人类的文化,国家有国家的文化,民族有民族的文化,地域有地域的文化,行业有行业的文化。同时,文化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在变迁,在激荡,在淘汰,在创造,在积累,不同的时代与社会有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
(搞编自汪政(文化自你与文艺创作) )
材料二 :
近年来,诸多弘杨中华文化的优质文艺作品次第涌现。(唐宫夜宴》《长安十二时展》《风起洛阳》等蕴含了浪漫悠久的东方美学作品。《觉醒年代》 《山海情》《功勋》等塑造生动饱满的英雄形象……这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影视艺术作品,有效助力了中国之美的传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现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为根本,有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支撑。
B.文艺家应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目标。二者相铺相成。
C.鉴于当前文化审美存在的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本体的漠视,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设势在必行。
D.中国电影各阶段涌现出一批展现中国人文之美的优秀作品,既彰显了文化自信,又有效助力了中国之美的传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A.文艺经典在文化层而价值创造和精神构建的要素是发现生命、礼赞自然、敬畏宇宙。
B.文艺创作的层次性强调了由看山是山式创作到写出精神、写出文化的循序渐进过程。
C.厘清中国之美应该由谁定义、如何定义的漫长历史源渊,极具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
D.材料二通过例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对中国人文之美的现状予以客观呈现和辩证分析。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香港记者陈贝儿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无穷之路》,讲述中国脱贫、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故事,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B.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一部家庭悲则,体现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翻译到中国之后,增强了中国女性的觉醒意识。
C.电视连续剧《人世间》展现了周家人在大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轨迹,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饱满,引发了观众的时代共鸣。
D.中国摄影师罗冰的作品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作品中的中国模特与其他不同肤色的模特共同展示出各具特色的女性之美。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和文化的关系。(4分)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文化?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想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郭宝昌
①北京人有句俗话: .“仰头老婆低头汉。”王师父就是“低头汉”那种。个头儿不高,剃一大光头,脑瓜顶儿永远都锃光瓦亮,永远是乡下人的短打扮,永远贴着墙根几走,永远只低头看眼巴前的路;走起路来腰板直溜背却有些驼,微有点儿外八字;眯着跟似笑非笑,一脸平和谋恭,好像是对不起谁似的,见了熟人只打招呼,从不主动搭话也不看你,那感觉一拳就能把他打一跟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