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70字。
文言文阅读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文本一: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喻,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节选自《墨子•亲士》)
文本二: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思,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贯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节选自苏洵《养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 以吾一日长乎尔
B.不若献贤而进士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任之以权 权,然后知轻重
D.急之而不已 无能为也已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B.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C.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D.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位,又称世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鸿门宴》中“项伯”即是称其爵位。
B.越,我国古代南方部族名,当时江、浙、闽、粤之地为越族所居,称为“百越”。
C.穷,本指困厄、处于困境,后引申为不得志,没有出路。本文意思是不得志。
D.刀笔吏,一般是指主办文书的官吏,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本文指的是前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认为如果臣子只重爵位不论国事,近臣远臣不言,百姓生怨,佞人在侧,善议受阻,那么国家就会危险。
B.古代供养奇杰之才,给他们高官厚禄,委以重任,改变平时的自纵之心,所以他们平日没有闲暇放纵享乐。
C.国家安定时不供养人才,等到边境有难、事情繁杂混乱难以对付时,才优厚对待奇杰之才,他们早已心有不满。
D.有人认为奇杰之才有过失免受处罚会让人自称奇杰而想免除过失,终会使法律礼教混乱,作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4分)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4分)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4分)
15.两个文本都谈到"人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4分)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征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魏征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