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8390字。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考生作答时,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 B 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 题。
生存竞争:为什么被误解得最多?
①生存竞争的含义可以很简单。大自然里有一群存在天然差异的生物个体,它们都要生存,都要繁殖。而生物的自私本能和环境资源的匮乏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就导致生物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竞争阳光,竞争空气和水,竞争食物,竞争栖息地,竞争交配对象等。这一点理解起来并不难。
②但这种竞争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
③其实,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说得很明白,生存竞争不光只有一种形态,甚至达尔文都避免使用“竞争”这个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词, 他的原文是“struggle for existence”, 可以直译为“为了生存而努力”。更具体来说,在达尔文看来,生存竞争有三种形态———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和环境竞争。
④种内竞争,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赤裸裸的竞争关系。同一物种的两个个体,因为居住环境、能力禀赋、生存压力几乎完全一样,于是生存空间和生存机会高度重叠,很可能是非此即彼的,所以彼此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这种激烈可能表现为直接的对抗,成王败寇。
⑤到了种间竞争,也就是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面貌就完全不同了。竞争关系会变得非常复杂,甚至还很隐秘。捕食和被捕食、寄生和被寄生,都是不同物种相处和竞争的模式。这些也都好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生关系”。比如在海洋里,鲫鱼可以靠头顶的吸盘,吸附在鲨鱼、鲸鱼身上,跟着它们潜入深海,吃它们捕食剩下的残羹剩饭,这就是一种利己但不怎么损人的所谓“偏利共生关系”。再比如,生长在高山和极地的地衣,其实是苔藓和真菌的共生体,苔藓为真菌提供养料,真菌为苔藓提供保护,两者合作保证了地衣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这就是一种你好我也好的所谓“共利共生关系”。
⑥和种间竞争类似,环境竞争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和复杂的。比如,同样生活在天寒地冻的北极地区,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长出厚厚的皮毛来防止热量流失,比如北极熊; 有的发展出在 地下冬眠、躲避严寒的技能,比如北极黄鼠。这些都是它们和环境竞争的方式。
⑦相比种间和环境竞争,种内竞争的表现方式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区别,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竞争的同质化程度不同。
⑧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各种特征的相似度很高,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也完全一致。这样一来,任何一个特征的微小差异,比如动物捕食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然界的生物存在差异,环境资源不能满足所有生物个体生存、繁殖的需求,导致生物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
B. 达尔文使用“st ruggle for existence”一词,而不用“竞争”,是因为“竞争”一词语具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
C. 恶劣环境中苔藓和真菌构成“共利共生关系”,苔藓为真菌提供养料,真菌为苔藓提供保护,保证了地衣生存。
D.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各种特征的相似度很高,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也完全一致,所以彼此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竞争阳光,竞争空气和水,竞争食物,竞争栖息地”,可见,生物竞争范围广、程度深,无法形成共生关系。
B. “赤裸裸的竞争关系”,说明在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种内竞争中,生物个体互相比拼的方式是简单粗暴、你死我活的。
C. 无论是种内竞争的载体,还是种间和环境竞争的载体,都是生物,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物个体后者是生物群体。
D.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把达尔文进化论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种内竞争关系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竞争当中。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北极狼在五、六月份,积累足够的脂肪以度过漫长的冬季。
B. 北极狐为了躲避北极熊等天敌,毛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C. 北极燕鸥在北极冬天时,长途飞翔上万公里到南极去避寒。
D. 北极兔也称为雪鞋兔,脚掌宽且有厚毛方便在雪地上奔跑。
4.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表现有哪些区别? (4分)
5.文中说“在今天的商业世界,商界精英对于竞争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种内竞争的层次”,请根据文本谈谈如何改变这种认识和做法。 (6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少阳山一带雾气最大。雾一来,啥都看不清楚,当地人叫作封山。雾散了,又叫作开山。①山全是乱山,其中的路绕来绕去像绳索,似乎是这些绳索才把乱山归拢了一起。世上有美丽富饶的成语, 但往往有地方美丽不富饶, 有地方富饶不美丽。而这里是既不美丽也不富饶:没有峻峰湫池, 没有可伐之木, 地属于红黏土, 天旱时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