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790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博物学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科学与人文的集萃,是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汇总,包括山川地理知识、珍禽异兽知识、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神仙方术异闻等,选题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为主,在涵纳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实地考察形成采风记录、研究报告、文献典籍汇编等,同时包含了当时的前沿科技和集传承与创新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知识。中国传统博物学著作多为持儒家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所著,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讲究经世致用,追求格物致知,看似平实记录,实则讲求微言大义,注重从日常的自然、文化事物的实用性出发,提炼出社会和人生的普遍道德意义与价值观念,因此中国传统博物学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门类或知识体系,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道德实践内的一种文化思想观念或理念。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叠,都包含人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
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既可以是自然物,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
(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材料二:
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咏物抒怀类博物写作的作者一般是作家、诗人,他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善于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一枝一叶的描写,用通感、拟人等手法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另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虽然在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有差异,但都含有自然知识。
B.科普类博物书写十分不易,它往往需要作者进行多年科学研究,用浅显的语言把研究经验表达出来。
C.《萤火虫在中国》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严谨科学又通俗易懂。
D.明清小说涉及内容丰富多彩,《红楼梦》更是博物书写的顶峰,可见博物书写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有深厚渊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基于文明互鉴视域分析了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逻辑清晰。
B.咏物抒怀类博物书写的作者一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写作经验,善于将主题具象化,写出其意蕴。
C.材料三中的正面论述,批评了文学作品中博物书写的不良写作倾向,是对作家们的善意警醒。
D.生态主义、环境意识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博物概念的再度兴起,很多博物书写表达了对生态的回归的思维。
3.下列选项,属于“博物书写”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内容博大,包含了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堪称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B.茹志鹃的《百合花》以百合花被子、毛竹、野菊花、秋庄稼等展示富有地域特征的农村风貌。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大量关于“风雪”的描写,这些典型的环境描写是构成了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
D.《说“木叶”》中梳理了“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具体阐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理念。
4.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可以为好的博物书写提供哪些启示?(4分)
5.下面《红楼梦》中关于荣禧堂陈设的描写较好地体现了博物书写,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评析。(6分)
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雏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厕,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