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3070字。
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魔盒”。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世界银行副行长雷切尔•凯特曾表示:“21世纪的前十年,全球经济损失不断增加,这其中四分之三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报告《细数202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罗列了发生在2020年的15个由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其中,横扫澳大利亚约20%土地的山火,不仅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同时还使10万种野生动物遭殃,各类损失保守估计为50亿美元。
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由气候变迁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
农业属于“敏感脆弱”型产业,大自然的任何变化都会波及农业生产,这使得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处于同一“安全体”之中。具体而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食供给层面,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粮食减产,降低了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数量。全球变暖导致的旱灾频发,不仅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短缺,也因水分的加速蒸发降低了土层的含水量,破坏了土壤肥力。而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的侵蚀,加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庄稼枯萎或粮食质量下降。同时,气候变化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失衡,易诱发虫害等次生危机。此外,出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在粮食歉收时,产粮国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粮食政策,这威胁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完整。
其次,在粮食获取层面,气候变化弱化了农民、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导致其粮食购买力下降。判断一国粮食安全与否,仅从供给端考察远远不够,还需关注获取端。因为即便全球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但如果国民无法获取,则仍将被视为粮食不安全。连续干旱或特大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潘多拉魔盒”一词源自希腊神话,喻指灾祸的源头,文中用来指极端天气在全球多地频频出现。
B.“敏感脆弱”形容农业生产非常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产量衰退和滑坡,形成粮食
危机。
C.“零饥饿”的意思是消除饥饿,确保食物安全,改善营养状况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天气焦虑”属于“心理创伤”的一种,指人们在面对未知的天气时产生紧张不安的烦躁情绪。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旱灾会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短缺,水分加速蒸发降低了土层的含水量,破坏了土壤肥力,加重了土地盐碱化。
B.极端天气对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造成冲击,削弱了其通过实现购粮多样化以改善营养状况的能力。
C.经历飓风后幸存的猴子血液中“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得最为严重,说明它们会患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D.人们在经历极端天气事件后,心理压力增大,就会引起慢性炎症,让一些老龄化疾病提前发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极端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一项是(3分)
A.许多茶叶种植区土壤成分发生变化,人们可能再也喝不到品质跟以前相同的茶叶了。
B.中美洲地区频频出现飓风,伴随强风、暴雨,给各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400亿美元。
C.气候干旱引发蝗灾,导致东非、西亚等地区的粮食生产受到重创,粮食产地大幅度下降。
D.加拿大某地高温破纪录后,当地居民对天气事件的焦虑水平平均增长了约13%。
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极端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5.本文论证严密,请结合材料从论证结构、方法及语言中任选两个角度逬行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眼金睛
侯发山
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一般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一招鮮,吃遍天嘛。可能大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按他的说法,这个是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想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