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20字。

  2023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
  语    文
  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2023年5月31日,北京科技周圆满落幕。在科技周期间,系列科普活动备受同学们关注。为了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班级准备开展“致敬科技追梦者”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聆听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科学巨擘钱学森,他们是“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天下粮仓守望者袁隆平,他们是“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用医药造福世界的屠呦呦,他们是“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呵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成长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薪火相传。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询先辈足迹,抵力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1.有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锲”应读为“qiè” B.“瞩”应读为“shǔ”
  C.“追询”应写为“追寻” D.“抵力”应写为“砥砺”
  2.“薪火”一词取自成语“薪火相传”,原意是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薪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_______①_______勇创科学奇迹
  下联:赴汤蹈火共谋民族_______②_______
  A.①忠心耿耿 ②兴旺 B.①呕心沥血 ②复兴
  C.①呕心沥血 ②兴旺 D.①忠心耿耿 ②复兴
  活动二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甲】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中国科技馆在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壮大,在安华桥畔萌芽成长,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的理念,保持“至臻至谨、同创同心”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科普魅力【乙】在这里,可以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领略前哲探究的历程,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4.【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5.根据语境,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感悟科学家精神
  6.在以“感悟榜样精神,汲取奋斗力量”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思享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四位同学发言时所用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一辈科学家以身作则,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B.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暴风雨”常常如约而至,唯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志向,才能创造奇迹。
  C.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心中有国家,眼里有使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斩关夺隘,成就辉煌。
  D.面对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静心笃志,甘坐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从而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默写(共5分)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1分)
  9.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1分)
  10.《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2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共6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