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50字。

  高考边塞诗知识点、分析和答题技巧
  (一)、 边塞诗概况
  边塞诗: 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 拓土开疆, 在边塞军旅中形成一种类似“建安诗人” 的写作环境。许多文人或投笔从戎, 或漫游边塞, 从而使得这类诗作蔚为大观。 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尤其它悲壮、 雄壮的境界, 使人耳目一新, 令人感喟不已。 从柳中庸《征人怨》(江苏卷)、 王昌龄《从军行》(重庆卷) 和张籍《凉州词》(天津卷) 所选边塞诗的考查情况看, 命题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对诗歌的意境、 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上。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虽然涉及的边塞诗不多, 但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复习时不可等闲视之。
  (二)、 代表诗人
  有高适、 岑参、 王昌龄、 李颀、 王翰、 王维等。 以岑参、 高适为最著名, 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的《出塞》、 王维的《使至塞上》 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三)、 边塞诗时代特点
  1、 盛唐: 豪迈、 爽朗、 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 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 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 也死而无悔。 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2、 中、 晚唐: 国势渐衰, 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 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 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3、 宋代: 外侮不断, 国难当头, 感情或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如: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随笔练习:
  1、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 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 字, 但句句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