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870字,答案扫描。
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颐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颗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总结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并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礼”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体系。“礼”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引导、制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均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礼记》看来,“礼”是高于订“仁”的、《礼记•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由此可见,连“仁”也是以“礼”为依据的。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礼”为基础的政治。“礼"与中国古代政治理念、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爵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他各种政治制度,在古代都属于“礼”的范畴。“礼”与法制也有密切关系。“法”源于“礼”,是从“礼”中衍生出来的,《管子•枢言》云:“法出于礼。”“礼”被赋予了强制力便是“法”。“礼”是一种社会道德教化工具,“法”是一种事后的惩罚措施。“礼”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礼”依靠道德教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别贵贱、序尊卑;而“法”则依靠强制力使人们共同遵守礼的有关规范。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模式中,“礼”与“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杜会秩序发挥着调节,约束的功能。许多统治者和政治家还往往以“礼”为依据,进行制度建设或改革。如王莽在建立新朝的过程中,以《周礼》为据,改革诸项制度;西魏末年,苏绰辅佐权臣宇文泰,依据《周礼》进行官制改单;宋代王安石也以《周礼》作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凡此种种,均体现出儒家所体现的礼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色与基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固有的、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并且持续发展的优秀历史传统。它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身份特征。儒家所倡导的“礼”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完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关于礼的宗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用“和为贵”高度概括了礼的根本精神。“贵和”的价值取向就是崇尚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精神。所以,“礼”的目标就是通过引导社会各个阶层以及有着各种不同价值诉求的人们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们缓解矛盾,和谐共处。儒家倡导的“礼”主张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实现大同理想社会。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髓,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战乱和分裂,但总体上一直处于“大一统”的格局之下。儒家“礼”文化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宽容礼让、谦恭善良、求大同存小异的道德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这种基调的形成也正是“贵和”的价值取向长期影响的结果。
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关系与思想意识的发展和变迁,儒家所倡导的“礼”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但是,“礼”依然是古代各种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是历代所追求的理想制度模式。不唯如此,儒家礼乐文化的“贵和”价值取向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丁鼎《“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作为夏商周的文化遗产,经孔子继承发展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体系的核心。
B.“礼”既是社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C.“贵和”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让社会有了贵贱之别和尊卑之序,并形成了礼让传统。
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实现社会大同,追求人与人的和睦是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论证“礼”与“仁”、“礼”与“法”的关系时引用了典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从中国古代政治和中华民族精神两方面,论述了“礼”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C.作者列举古代社会进行制度建设或改革的事例,目的是证明“礼”对社会具有调节作用。
D.作者在文末指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礼”虽受到冲击,但依然刈中华民族有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与“法”都能约束人的行为,前者倾向于教化和引导,后者倾向于惩戒和处罚。
B.因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属于"“礼”的范畴,所以古代统治者都会依据“礼”来设立制度或者进行改革。
C.“礼”的目标是让各阶层的人遵守“礼”的规范,实现该目标离不开“和”的精神。
D.民族精神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发展过程中能不断完善,“礼”起了重要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在肯尼亚马萨伊马拉草原上,我们总能看到长颈鹿在悠然地嚼着金合欢的叶子。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