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30490字。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不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不是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也与苏联等传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所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西方发达国家用了近30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也被一些人认为是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但实际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之路,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现代化之路也会不同,因而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对现代化实践、价值、制度的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类文明实践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形态已然形成。二是创造了独特的人类文明价值新形态。西方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不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形态。三是创造了富有生机的人类文明制度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摘自肖贵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材料二:
《参考消息》: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重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它们如何与中国的总体国情联系在一起?
陈科:对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推动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B.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本质体现在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C.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形态体现在实践、价值、制度三个方面。
D.过去四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速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市场机制也使国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科学先进。
B.举世瞩目的人类文明实践新形态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得益于党中央推行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C.中国关于“碳达峰” “碳中和”的承诺,有力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D.中国也借鉴西方经验,采用市场经济,说明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开放、多元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吉鸿昌:“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C.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D.鲁迅《故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在班级时事分享会上,你将就“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作主题发言,请根据两则材料列出发言要点。(4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碑
孙犁
赵老金是个宽心人,看得广,可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比谁也愁眉不展。他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看看这些景致,能散散心。
赵老金六十几岁了,家里有个好说道好心肠的老伴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姑娘叫小菊,她有父亲一样的安静悠远,有母亲一样的热情伶俐,恰好生长在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