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2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 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积累 ?? 运用(30分)
  (一
  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相关材料, 完成以下任务。(10分)
  我们的家乡赣榆,地处东部沿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蜿yán(▲)    曲折的青
  口河常年不息,入注黄海。掺杂着海鲜味的海风,传递着苏北小城的魅力与雅致。不仅如此, 这里的历史文化底yùn(▲)    丰富,有可溯源千年的历史文化!其驻地青口镇,更是历   史久远。据记载,清朝咸丰年间,为抵抗敌寇,建和安圩,为图个吉利,改青口镇为和安寨, 意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如今,青口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处高楼矗(▲)立,
  道路宽敞有序,车辆川流不息,显示出一派现代气息。
  1.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2)下列词语中的“覆"与"天翻地覆”中“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覆盖       B.颠覆       C.覆灭
  (3)赣榆“和”文化内涵丰富。结合语段,联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和”的含义。(2分)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4)阅读上面语段后,小明为传扬赣榆“和”文化,创造了一首歌。恰好用到了一组关
  于“和”的叠词,你帮他把这些关于“和”的叠词填入下面语句中,最合适的顺序是(3分)
  的日子年丰民和,           的百姓共享家和,
  的邻里亲近祥和,           的儿女传承亲和。
  ①和和顺顺      ②和和乐乐    ③和和睦睦      ④和和美美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 二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市”是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文易的场所。唐代的“宫市”名为交易,实为掠夺。 B. “漏断人初静”句中“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 “漏断”指“深夜”。
  C. 《马说》中的“ 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是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D. “虞山王毅叔远甫”句中的“甫”,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请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1)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                , 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 共 6 页 )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关雎》)
  ④)白居易在《卖炭翁》中以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壶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诗句 是                                    
  (5)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 《礼记》中“         ”一句明确指出德才兼备是人才选拔的
  重要标准:《马说》中韩愈借养马人“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的行为,暗讽统治者不能识人用人的愚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以"              ”来呼吁统治者惠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4.物候是大自然的一张明信片。“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 极致”,所以“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根据下列诗歌中的物候,请你选
  出描写夏至节气的诗句。    ( 3 分 )
  A.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B.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C.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  D.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5.你准备参加“奋斗吧,为了理想!”的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从以下名著中选择一个合适的 人物做例证,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简述你选择的理由,100字左右。(4分)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名人传》    C. 《平凡的世界》
  二、 阅读 ?? 理解(60分)
  (一)古诗文阅读
  在“不平则鸣的韩愈”专题学习活动中,老师选择了韩愈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
  完成6~11题。(23分)
  【甲】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①此诗题于作者好友张十一旅舍,此时作者和张十一都被贬谪。
  【乙】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 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