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57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井冈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书匠
  ①我是在一个小书摊上认识他的。他卖书,我买书;他是摊主,我是顾客。
  ②那天,我偶尔路过那里,忽见一处小书摊上堆着些旧书,便不禁心痒,大步过去,站到书摊前。眼睛扫描一番之后,我便随手翻了几下《要面子的中国人》,觉得有些价值,想买下。但书上明码定价七元五角,他却要价十元,还声明一分不少。我嫌他的书太贵,便转身要走。他从旁边伸过一只手来,把我紧紧拉住,并让我坐到他的一张小凳上,一双犀利的眼睛全方位地把我打量一阵之后,便唾沫星子四溅地“训”起我来。
  ③他先毫不客气地问我:“你都读过些什么史书?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要面子、不要面子、讲面子、掉面子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中国人为了顾面子而争权夺利、大动干戈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中国人为了争面子、护尊严而奋斗不息、视死如归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这些故事,就请买下这本书吧,花十元钱就知道中国历史上这么多事情,不值得吗?”接着他又问我:“知道现在纸张、印刷费涨了多少吗?”最后他还问我,在哪里高就,月薪多少,是否常买书。我闭目养神,想让六根清净。等他“训”完了,我才开了口。我说:“你真行,我服了,你的书我买了吧。”这时,他才哈哈大笑起来,把书塞到我手里,接过我的十元钱,让我走了。
  ④一路上,我想他为了卖出一本书,竟费这么多口舌说服一个顾客,其经营之道可谓“妙”矣。
  ⑤某晚,我与朋友在茶坊喝茶,偶然又遇上了他。隔桌相望,他笑笑,我也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不知什么时候,他已坐到了我身边,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姓何,已六十开外,是某农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前两年退了休,便来城里投亲戚,摆了这个小书摊。他的小书摊可谓“小”,占地不过几平方米,几块木板搭在一条黑乎乎的小巷的一个角落里,木板上堆着的几乎都是旧书。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寸步不离,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生活有些凄凉。但他认为,一个老书匠晚年还能与书为伴,让书香陶冶情怀也算满足了。再者卖书可以赚钱,又可以多读些书,了解世界的新变化,开拓老脑筋,何乐而不为?到底是人不离本行,老书匠开旧书摊,可谓对上了谱。
  ⑥我问他为何经销旧书,不进新书。他说现在书价太贵,他没有本钱,所以只好收购旧书,转手卖出,赚点小钱安度晚年。他还告诉我,他十九岁那年就因国家需要而提前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讲
  13.根据文章内容,按时间先后梳理“书匠”的人生经历,给下列选项排序(    )(4分)
  A.摆旧书摊 B.师范读书 C.投靠亲戚 D.农场老师
  14.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我”和“老书匠”三次相遇的过程。(4分)
  第一次相遇:我路过小书摊,“老书匠”用说教的方式把书强卖给我;
  第二次相遇:①                                             ;
  第三次相遇:②                                             。
  15.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摊寸步不离,午餐、晚餐吃的都是盒饭,生活有些凄凉。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这时,他的老花眼镜后面竟渗出了晶莹的泪珠,仿佛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欲从泪水里涌来。
  16.文章第④和第⑨段都评价老书匠的“经营之道”,都用了一个“妙”字,一个加了引号,一个没加引号,谈谈你的理解。(4分)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 --,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