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80字。

  山东德州一中2023年语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德州一中孔明.
  一、填空(10分)
  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填写相应的作者和篇目。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爱家爱国的深刻情感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词牌)(明月几时有)》],讲述着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2)“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己亥杂诗(其五)》],讲述着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着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运用典故,讲述舍生忘死、以身报国的情感。
  (5)制作“家国情怀”主题展板,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诗句,你建议选用“,”。(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阅读(70分)
  (一) (14分)
  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片段,完成2-5题。
  王冕放羊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蕉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是年,秦老亦寿终于家。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著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2.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3分)
  A.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名利的士人楷模。
  3.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鲁迅先生的评论。(4分)
  (1)《世说新语》_____(2)《西游记》 _____(3)《镜花缘》_____ (4)《儒林外史》_____
  A.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B.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全书什七。
  C.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D.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4.《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3分)
  A.王冕  B.牛浦郎
  5.一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对他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有人历经磨难,从此一蹶不振;有人饱经沧桑,从此陷入泥淖;还有人艰难蜕变,从此化茧成蝶。(4分)
  人物 变化 原因 主题
  匡超人
  与“名士”结交
  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同时,一个人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也直接决定了他未来的生活状态。
  祥子 由老实憨厚,自尊自爱、吃苦耐劳的农村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甘堕落的人。 买车的“三起三落”
  小福子的死
  保尔 从幼小顽皮,惹是生非,受尽凌辱,成长为一名有着崇高理想、顽强毅力的革命战士。
  受到的影响,读了这本书。
  生活的信念来自于自身的信仰和打不到的意志力。
  (二)(9分)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①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②然。莫道桑榆③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③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唱和诗,作诗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