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30字。

  山东省德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2分)
  仰望星空,我看到“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报效祖国,忠孝两全传佳话;我看到“民主战士”闻一多,目光炯炯,慷kǎi 【甲】淋漓,气冲斗  ①          牛震天地;我看到“两弹”元勋邓稼先,以身作zé 【乙】,无私奉献,功勋惠泽人世间;我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淡泊名利,不畏艰难,造福人类;我看到“飞天英雄”杨利伟,临危不惧,潜   ②         心贯注,担起民族飞天梦【A】
  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生而平凡,不甘平凡;点点萤火,汇成星河【B】
  (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注音。(2分)
  ①处                                       ②处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2分)
  【甲】慷kǎi            淋漓         【乙】以身作zé                
  (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加以修改。(3分)
  (4)【A】【B】两处最适合填写的标点符号是:【A】        【B】        (2分)
  (5)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同学们纷纷创作对联以表达缅怀之情。请为下面的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3分)
  上联:乘凉禾下一生梦        下联:                                   
  A.人类粮食院士情        B.造福人间万丈碑        C.一腔厚爱铸丰碑
  2.古诗文饱含情思。根据下表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8分)
  情思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斯是陋室,①              。 ②      《陋室铭》
  托古讽今,家国感慨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登高抒怀,自信乐观 ④             ,             。 杜甫《⑤       》
  思乡悲苦,泪雨滂沱 ⑥             ,             。 ⑦      《逢入京使》
  借物抒情,  表明心志 ⑧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书香浸润  悦读悦享】
  (一)(12分)
  阅读《骆驼祥子》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片段1】【A】没想到事情破得这么快,自己的计划才使了不到一半,而老头子已经点破了题!怎办呢?她的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了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她有点疲乏;被这一激,又发着肝火,想不出主意,心中很乱。 批注1:                     
  【片段2】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批注2:划线句子是【B】       描写,直白地写出了祥子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此时的祥子已成了行尸走肉,令人扼腕。
  【片段1】中的【A】是      (人名),批注2中的【B】是       描写。(2分)
  4. 上文右侧已对片段2中的画线句做了批注。请对片段1中的画线句做批注。(3分)
  5.《骆驼祥子》被翻拍成电影,有个镜头是这样的——“祥子意外得到骆驼后,路遇老者,向他讨水喝,并主动帮他挑水”。原著中并没有这一情节,但表现了祥子的善良淳朴。你能设计一个表现后期祥子性格的镜头吗?(3分)
  6.小玉准备和大家分享《海底两万里》阅读成果,请你帮她完成下列任务。(4分)
  小说特点 具体情节或细节(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    大如椰子的珍珠;神奇的海底世界。
  惊险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锡兰岛采珠场大战鲨鱼;②________________
  科学元素让小说真实可信 ③________________;利用氧气消耗量,计算诺第留斯号可容纳人数。
  核心人物有英雄主义情怀 和鲨鱼进行肉搏,救下采珠人;④________________
  (二)(9分)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小园(其一)①
  陆游
  小园烟草②接邻家,桑柘③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创作的。②烟草:指笼罩于烟云雾气中的野草。③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7. 两诗从内容上都属于         诗,【乙】诗中的“陶诗”是           的诗。(2分)
  8. 【甲】诗中诗人陶醉在山西村       美、风景美、       美中,反映了他的乡居闲散生活。【乙】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        ”“斜径”等景物,营造出         的氛围。(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