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990字,答案扫描。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课内相关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阅读《六国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⑤则胜负之数(次数,数量)⑥泊牧以谗诛(及,等到)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瓜分之日可以死 意洞手书
B.使之西面事秦 汝幸而偶我
C.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故能明其德 不忍独善其身
3.阅读《说木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_____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②⑤③⑥①④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却宾客以业诸侯
C.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下列对《在马克思基前的讲话》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
C.“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其中“繁芜丛杂”一词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
材料一:
任何教科书,首先都是用来教的。教科书的教诲性用社会学的说法是规训性,用教育学的说法是主流价值观的确立,都是关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