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4660字。

  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文学地理学”就是探讨文学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关系,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如何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表达。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生命的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
  中国早期的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地理学是属于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中国文学的起源是《诗经》《楚辞》。《诗经》分为十五国风、大小雅和颂,就是由黄河流域的地方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祭祀,它是以地理为基础的。作为另外一个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成为相对独立的语言表达系统。所以中国文学一开始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不同的诗性智慧的系统。
  文学地理学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四大领域,即区、文、群、动四个字。区,即区域。早期部落间的兼并、联合和凝聚,留下屈指可数的一些邦国,这就沉积下文学的区域类型,如秦、楚、齐、鲁、吴、越等。文,即文化。它以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到人间的各种现象和生活方式里面,赋予人间现象和生活方式以意义、特色、思维,比如官方文化、民间文化、隐士文化等。群,即族群,包括民族和家族。讲中国文学不讲少数民族就讲不清楚汉族,不讲汉族也讲不清楚少数民族,因为我们的DNA都混在一起,民族问题是文学地理学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家族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王安石变法遭到司马光反对,南北家族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司马光等来自北方家族,安土重迁,文化上素以稳重见称,而王安石等来自南方家族,带有更多的开拓性和冒险性。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到家族脉络中才能看得更清楚。动,即空间流动。无论是区域类型、文化层分、族群组合,只要它一流动,就产生新的生命形态,出现文化、文学之间新的选择和融合。空间的流动可以使流动的主体眼前展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区域,有了两个世界的对比,可以接纳、选择和批判的东西就多了,就能开拓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
  地理是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依托,文学地理学就是寻找文学的土壤和生命的依托,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视野变得开阔,研究方法变得深入。
  (选自杨义《中国文学与人文地理》,有删减)
  材料二: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内容与生命存在方式,毫无疑问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所谓地理环境,就是人类活动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地理学并非新生学科,这从中国最早的文学中出现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可看出。
  B. 固定区域和族群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有了空间流动,就会使文化呈现新形态。
  C. 地理环境不仅能影响到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生命方式,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题材。
  D. 张伟然认为史家常引用小说内容作空间史料,是因为中古小说的空间场景真实存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骚》用楚国声韵、地名等展开富有神话色彩的想象,体现楚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B. 空间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不是两个世界的简单相加,而是接纳、批判后的超越。
  C. “大漠孤烟直”壮美雄浑的边塞诗风,与大西北辽阔粗犷的自然地理空间息息相关。
  D. 影响文学作品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环境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
  3. 下列关于“文学三个空间”的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流域为《诗经》创作提供第一空间,如《氓》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的描写。
  B. 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桃花源却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这体现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力。
  C. 有评论者将《红楼梦》中大观园界定为青春王国,是读者对文学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D. 文学第一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三空间属于主观创造,三个空间呈并列关系。
  4. 两则材料都围绕“文学地理学”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 请结合材料,以《四世同堂》中的北平(或鲁迅小说中的鲁镇、未庄等)为例,谈谈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中古小说的空间场景真实存在”错,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中古时期的小说对人物、时代往往虚构,而对空间场景却大多采取真实的态度”,“大多采取真实的态度”,并非全都真实存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地理环境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错,无中生有。材料二只说“在影响文学风格形成的上述各个方面中,文学家的气质、具体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渡记
  赵建平
  ①可渡在云南。
  ②准确地说,在贵州威宁进入云南的第一站——宣威县杨柳乡。杨柳乡有所谓的“雄关漫道”,“雄关”即指可渡关,“漫道”指的是在云南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可渡古驿道。
  ③云南作为边地,历史上与内地开始紧密联系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庄蹻入滇和秦开五尺道。北方大批人马经此来到云南,作为古驿道上入滇首地的杨柳乡,内接中原,外连西域,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