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90字。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追溯历史,回首往昔,有很多事物已xiāo声匿迹,也有很多仍在周而复始。那些在的,或不在的,那些短暂的或永恒的,都曾在浩瀚星空、悠悠天地中留下一抹或深或浅的痕迹,随风不化,绵亘千古。
  ①追溯                  ②xiāo     
  二、选择题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______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②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______的兰花上。
  ③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______长江的故事。
  A.而且  隐约  演示 B.而且  隐蔽  演绎
  C.从而  隐约  演绎 D.从而  隐蔽  演示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谦称《经典常谈》中“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并没有自己的观点。
  B.该套海报依据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发布的《“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设计制作,旨在倡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养成节电习惯,选择绿色消费,共建美丽中国。
  C.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D.“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林和全面禁牧等,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栖息觅食。
  三、情景默写
  5.名句默写。
  文人的格局决定了作品深度。心中有国、有民、有万物、有生灵的文人,才会凭借其作品展示其人品,凭借其人品在万世读者心中竖起一面大旗。因为牵挂苍生,杜甫才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顾自身窘境,一心庇佑贫寒士子,①            ,            !风雨不动安如山;因为怜贫惜弱,白居易才会在《卖炭翁》中以矛盾表现卖炭老翁心理:②            ,            ;因为苦于战乱,陶渊明才会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他的世外桃源老少安乐的状态:③            ,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心情郁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④            ,            ”,但他谪居永州十年,却不改积极用世的态度,一心为民谋福利。正如《周易》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            ,            。”
  四、选择题
  6.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该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C.全书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不时闪现出真知灼见,给读者以深沉的启示。
  D.读这本书时,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
  五、名著阅读
  7.小文在阅读《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时发现,后人解诗通常采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及孔子教训学生做学问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使得诗篇原本的意义逐渐模糊。你是否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