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我爱这土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从语速、重音、语调、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朗诵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掌握通过分析字词和意象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抓住重音、通过语调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来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字词的品析来体会作者通过准确用词所传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七年级下期的一首现代诗,是一首反应战乱时期的爱国诗篇。诗人艾青以小鸟自比,通过一只喉咙嘶哑但仍然要为脚下的土地——这片苦难中的大地奋力歌唱,直至迎来光明,直至自己生命完结的典型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而深沉的爱恋,也表达了自己要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献身的崇高品质。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拳拳爱恋之心。诗中所写到的时代离学生有些遥远,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满腔爱国热情使学生不太好理解。不过,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的学习,也积累了一定的诗歌赏析的方法。那么这学期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就需要在学生原有的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现代诗歌的阅读技巧,提高自己赏析诗歌的能力。这首现代诗,沿袭了我国古代诗歌通过选取典型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方法。那么,在学习这首诗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诗中所选取的意象,并通过对特定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分发学案,指导预习:
提前分发学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内容包括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有关诗歌的常识以及赏析诗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资料。预习指导中除了给出阅读资料外,也给出了几个简单的检测题,以检测学生阅读资料的效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资料。
A、阅读下列资料,圈划、背记重要内容:
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