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80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知者不惑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D.欲治其国者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见贤思齐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④⑤⑥/②/③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
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
C.《大学》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明代朱熹又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最终《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D.《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身修而后家齐, , ”。
(2)《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 ”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认识充分。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4)《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