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530字。

  江西省上饶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 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C. 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素以及创作的灵感。
  D. 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2.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   )
  A. 见到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官窑瓷器,就联想到它比金子还值钱。
  B. 见到西湖中鱼儿游动,就联想到今天晚餐也许会有红烧鲤鱼。
  C. 读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联想到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飞行器绕月飞行。
  D. 读到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就联想到花匠用剪子精巧地把柳叶剪成绿丝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上的结果。
  B. 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中的自我情感。
  C. 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此时主体的情感是只属于青山的。
  D. 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4. 材料三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5. 请分别从自然和艺术两个角度概括如何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依据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可知,人的审美体验不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获得,而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脸王
  吴江川
  川渝地区有个戏园子,班主叫戴意宁,变脸的绝活堪称业内第一。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戏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偏偏戴意宁是个老顽固,开口闭口老祖宗,演来演去还是老三样。
  看着剧场的人气一天不如一天,徒弟王超几次劝师父创新改良,都被骂得狗血淋头。王超火气一上头,也不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气带着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